如果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 导致产生争议,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进行重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 则可以参考集体合同的规定。如果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等标准, 则实行同工同酬。如果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等标准, 则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导致产生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进行重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参考集体合同的规定。如果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等标准,则实行同工同酬。如果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等标准,则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2、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劳 动 报 酬 支 付 规 定 : 劳 动 者 拖 欠 工 资 时 如 何 维 权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根据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支付差额部分或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些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如果劳动者遇到这些情况,可以通过申请支付令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求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支付令,或者寻求法律帮助。如遇到困难,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求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政策改革
193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三次重大工资改革
5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制度变革的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38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如何离职工资发放
384人看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分为
239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08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征收土地是什么意思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1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所规定征收的范围是: (1)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2)工商业者在农村的土地;(3)某些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超过当地每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分为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2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zd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5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已经1988年6月28日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88年9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 第一条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以下统称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
-
哪些劳动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5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