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要经济活动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延伸和实施过程,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进行的涉及企业权益的各种重大的活动,如企业投资、并购、合资合作、资产转让、产品和市场的开发等。
一、私募股权融资流程
私募股权融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具有融资意向的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者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一)基本投资准则
1、市场评估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产品或者服务。投资机构首先会从市场角度来评估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或者服务。看看市场是否能接受、进入市场是否及时等;其次,投资机构会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来评估。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或者服务是市场独一无二或者远远优胜于其他同类产品,投资机构会更加感兴趣。
2、投资成本核算
为了保障成功率,投资机构需要谨慎的计算成本。计算企业的财务预算,通常要计划预算至三年、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从而判断投资收益的目标能否实现。
3、有把握的收回投资
投资机构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控制所投资的公司,而是要把投资资本及大部分收益回馈给原始投资者。因此,投资机构要寻求将资本变为现金的各种可能,研判最佳退出的方式。
(二)投资步骤
1、初审
投资机构审查融资申请表或融资计划书后,决定是否投资。因此融资计划书应当详细,特别是第一部分“摘要”要突出重点,有亮点。
2、一致行动人的磋商
相关专业人士聚在一起,共同对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讨论,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投资。
3、面谈
投资机构对项目感兴趣,会与企业家接触面谈,进一步了解其背景、管理队伍和企业。
4、签定意向书或者合作备忘录
初次面谈成功,投资机构和企业签定意向书或者合作备忘录,对有关问题作出意向性安排,同时通常会限制企业在一定时期再接触其他投资机构。
5、责任审查
投资机构开始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对企业的财务、技术、市场潜力和法律风险等方面进性评估。
6、谈判
调研阶段完成后,投资机构认为所申请的项目前景看好的,谈判便可开始。
7、签定合同
融资企业和投资机构签署合同,明确投资方式、投资额等等问题。
二、股权投资主要内容
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佳,或者进行破产清算时,投资企业作为股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股权投资通常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以及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等特点。股权投资的利润空间相当广阔,一是企业的分红,二是一旦企业上市则会有更为丰厚的回报。同时还可享受企业的配股、送股等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股权投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三、企业融资剖析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资金是企业体内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企业融资是指企业向外部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则、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
企业融资一般是指非金融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的方式总的说来分为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自己的积累可供使用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外部投资人或投资机构资金注入,将资金转化为股份的过程。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企业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行为。因此,企业融资与资金供给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体制和债信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企业法律顾问: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与经济活动
362人看过
-
创业板企业已成中国经济重要引擎
129人看过
-
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房地产估价
482人看过
-
实践合同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224人看过
-
企业重组,员工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
315人看过
-
打击非法经济活动
190人看过
-
发包企业跨年度经济承包活动如何认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1经济承包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方式。就其类型而言,包括两种:一是经营权型承包,即发包方由经营管理为主变为监督管理为主,而承包方受发包方的委托直接对承包对象进行经营管理。它的特点是,承包对象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即发包方仍对承包对象享有所有权,而承包对象的使用权则归承包方享有。二是劳务型承包,即发包方与承包方围绕着劳动报酬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承包方实现所承包的最终生产经营成果指
-
如何理解企业通过《企业进行《企业经济性裁员》的动机, 来减员经济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5根据企业裁员的动机可以把裁员行为划分为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三种类型。 1、经济性减员: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 2、结构性裁员:由于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引起的集中裁员为结构性裁员。原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旦遇到市
-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突发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15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中所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
-
企业经济性裁员严重程度的限制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3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按照本条规定裁员,6个月内聘用人员的,应优先录用被裁员。《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几条条文说明》第27条本条中的《法定整改期》是指依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