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构成是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
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核心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满足程度,在刑法体系中,并未直接规定既遂的单一标准,而是依据各类犯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来判断。
犯罪既遂的标准,本质上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完全符合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这一标准的设立,旨在确保刑法的适用既符合逻辑又具备公正性,确保对不同类型犯罪的既遂状态进行准确区分。
二、结果犯既遂的判断方法
对于结果犯而言,既遂的标准在于法定结果的出现。这一结果通常是犯罪行为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具体、可测量的现实损害。
1.以故意杀人罪为例,只有当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死亡时,才能认定该故意杀人罪既遂。结果犯的既遂判断,强调了犯罪行为的实际危害后果,即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实际侵害程度。
2.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有助于准确衡量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从而确保刑罚的公正适用。
1.危险犯:此类犯罪的既遂标志在于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已造成法律规定的某种危险状态。这种危险状态虽未直接造成物质损害,但其潜在威胁已足以引发社会恐慌或重大损失。
例如,放火罪中,当行为人点燃目标物并足以造成火灾危险时,即构成既遂。然而,危险犯的既遂判断并非仅凭危险状态的存在,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行为的实际危险程度以等因素。
2.行为犯:行为犯的既遂则侧重于犯罪行为的完成程度。此类犯罪既遂的成立,不要求造成实际的物质损害或危险状态,而仅需行为本身达到一定程度即可。
例如,强奸罪中,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足以构成强奸的强制行为,即使未造成被害人身体伤害,也构成既遂。行为犯的既遂标准,更加注重对犯罪行为本身的评价,强调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和法益侵害性。
-
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与犯罪构成有关吗?
91人看过
-
帮助犯未遂构成犯罪吗,犯罪未遂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156人看过
-
放火罪既遂与未遂:判断标准与划分
119人看过
-
行为犯的既遂和未遂如何判断?
133人看过
-
构成要件完备与否是区分既遂未遂标尺———解析犯罪未遂中“犯罪
447人看过
-
判定犯罪既遂还是未遂需遵循的准则
437人看过
-
犯罪既未遂的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标准判断犯罪的既遂与既遂有什么关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4犯罪既未遂的标准,有众所周知的有“目的说”、“结果说”、“构成要件齐备说”的争论,客观地说,刑法中有不少犯罪的设置是以法定结果发生为既遂标志的,例如,在犯罪样态中划分出的结果犯,就是以法定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标志的。至于“目的说”,我认为,在我国主要是基于刑法第23条犯罪未遂规定的“未得逞”文义的反义词“得逞”是主观感受之意而来的,[20]即使对刑法中个罪的“法定目的犯”诠释中,也未见学者主张以“目的
-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一) 犯罪既遂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4判断犯罪成功的标准应当采用结果犯罪、行为犯罪、危险犯罪或者即时犯罪。犯罪是指犯罪人执行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犯罪是指犯罪行为的法定结果,犯罪是指犯罪行为完成,完全符合要求,危险犯罪是指犯罪行为足以造成的特殊危险状态。
-
个问题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既遂判断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21、犯罪预备:《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则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3、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
-
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是否构成既遂与未遂?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0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若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全体既遂的判断标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1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五人均应按照盗窃罪数额为八万元定罪量刑但区别在于五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工主犯肯定是正常判刑(主犯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从犯比照主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系在犯罪中起到辅助作用的,)二)关于刑期: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