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解散拖欠补偿金能够劳动仲裁吗
公司解散后拖欠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属于劳动争议,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够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能够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能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公司因解散要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要支付经济补偿给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就会产生劳动争议,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够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对于公司解散拖欠补偿金能够劳动仲裁吗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
劳动仲裁赔偿能够弥补多少拖欠工资?
351人看过
-
公司拖欠工资不解除劳动关系不能仲裁吗
354人看过
-
劳动仲裁后公司解散如何实施
112人看过
-
劳动仲裁公司解散后,如何处理?
32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必须解除合同才能够仲裁吗
389人看过
-
2024劳动仲裁赔偿金能否裁决补偿金
432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能够通过仲裁来解散公司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06根据《劳动合同法》40、46、47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代通知金,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以下是申请劳动仲裁的详细步骤: 1. 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部分地区还需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 提交材料后,仲裁委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在此期间,
-
公司解散后,拖欠的补偿金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有哪些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7公司在解散后未按时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这属于劳动纠纷。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
拖欠补偿金公司不仲裁劳动者该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8公司只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和劳动者协商解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公司拖延不给解除劳动合同能够要求仲裁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5经济补偿金应当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拖延不给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拖延不给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拖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应当先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经
-
孕妇因公司压力大劳动仲裁能解散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5孕妇如果要在公司解散后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和本人依法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