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进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也就是说,当事人自行和解并达成和解协议后,具体法律效果如下所述:
1、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
该裁决书与仲裁庭对争议案件经过审理,行使仲裁权作出的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首先,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案件作出了终局的确定,对基于同一事实与理由的案件,当事人既不得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对该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书,非经法定撤销程序,任何机构都不得改变其内容;其次,具有强制执行力,即如果义务人不履行该仲裁裁决书中所确定的实体义务,权利人可以该裁决书为依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2、撤回仲裁申请。
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提出撤回仲裁申请后,只要仲裁庭对该申请经过审查,准许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这既意味着仲裁庭无须再对该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也意味着当事人在达成和解协议后,通过撤回仲裁申请的方式终结了仲裁程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经过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采取撤回仲裁申请的方式与请求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的方式不同:采取撤回仲裁申请方式只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形式在双方之间解决了争议,重新确定了双方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但是,这种确定并未获得法律效力,即义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所确定的实体义务时,权利人无权依据该和解协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重新申请仲裁。所以,如果当事人在和解之后采取撤回仲裁申请的形式,就要承担对方当事人有可能不履行和解协议,再次申请仲裁裁决的风险。
什么是仲裁和解
所谓仲裁中的和解,是指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后,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前,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争议案件,终结仲裁程序的活动。《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在理解这个问题时,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参与。
2、和解作为当事人自行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需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和解的时间需在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后,仲裁庭做出仲裁裁决之前。
所以,当事人如果在仲裁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进行和解,就一定要知道和解的时间以及方式。
-
当事人涉外仲裁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吗?
374人看过
-
法律后果:仲裁时效中断的必然后果
117人看过
-
当事人对生效的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不执行怎么办
354人看过
-
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
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482人看过
-
什么是当事人自行和解?和解后仲裁庭如何结案
175人看过
-
仲裁调解书具备哪些法律效果
237人看过
仲裁庭的组成方式:一般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且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当事人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一名仲裁员成立的,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更多>
-
仲裁当事人和解要注意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15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参与。 2、和解作为当事人自行解决争议案件的活动,需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和解的时间需在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后,仲裁庭做出仲裁裁决之前。
-
仲裁时效中止有哪些事由和后果?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6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 2、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象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仲裁裁决书生效后, 经过法院裁决后, 当事人还能再向法院申请仲裁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5不能。仲裁和法院诉讼是相互排斥的。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之后,当事人再去法院 提起诉讼,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同时,案子经仲裁审理以后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或者提起上诉,也不能要求再次仲裁。这就是仲裁制度中的“一裁终局制”。如果一方不自觉履行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但要注意,仲裁是民间性质的,所以当事人不能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而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即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当事人提起仲裁的时效是多久,如何计算仲裁时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8现行劳动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60天。为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完善了时效中断、中止制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同时规定,诉讼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
-
当事人对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不执行,应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1-03-19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庭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裁决在15日内不起诉,期满后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严格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办理。在执行中,对于企业拒绝给职工安排工作并且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