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第一个月没有工资是否合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5 09:33:37 70 人看过

不合理。工资,就是员工的薪资,它是处于固定工作关系中的员工所应得的薪酬,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行业规定,或者是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所以,即使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公司也应该按照出勤天数给你计发工资报酬。

一、工厂自离工人有没有工资

工厂自离员工是能获得应得的工资。

应按照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发放其工资。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公司暂未解除劳动合同,则可以等到工资支付日才支付。如果约定了转账支付的,直接汇入账户即可。如未约定转账方式支付的,可向员工确认的地址邮寄通知告知其可来公司领取工资。自动离职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天数计算,用人单位应及时支付劳动者足额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时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在劳动者离职时为劳动者结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7: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辞职满一个月没发工资,第二天才发
    离职了工资晚发怎么处理可以先询问公司具体原因。长期不发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一是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索要拖欠的工资。二是到当地的劳动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索要拖欠的工资。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劳动法并没有对员工离职结算工资时间做出期限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离职时,公司应该一次性结清。各地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比如深圳,《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离职结算工资时间由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商定,若逾期不支付的就属于拖欠行为,员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后可以向劳动部门寻求帮助。《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
    2023-03-11
    472人看过
  • 入职一个月后离职可以直接走人吗,入职一个月后离职有工资吗
    入职一个月后离职不可以直接走人,离职是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入职一个月后离职有工资,在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其工资。一、入职一个月后离职可以直接走人吗入职一个月后离职不可以直接走人,入职一个月后离职必须要办理离职手续。通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只有单位出现违反劳动法某些行为的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2022-07-16
    365人看过
  • 员工上月入职这个月工资才发合理么?
    一、上月入职这个月工资才发合理么?《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通常在下个月支付上个月的工资,这是允许的,比如5月的工资在6月支付,如果拖过6月就违反50条规定了。二、单位不支付工资的后果是什么?《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4-03-28
    179人看过
  • 延迟三个月的职工工资是否合理?
    离职工资缓发三个月不合理,是违法的。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离职工资缓发一个月合法吗员工正常离职后,工资压一个月后再发,属于违法情况。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离职,劳动者离职后,部分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工资,比如未进行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尚未招聘到新员工、未到工资支付周期与时间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第八条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
    2023-07-07
    455人看过
  •  第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企业在员工入职不满一个月时应支付全部工资,根据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发放。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员工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处理。举报方法包括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入职不满一个月的情况下,员工可以拿到全部的工资。相应的工资应当根据员工实际上班的天数来发放。1、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举报单位的违法行为,由劳动部门依法处理;2、如有证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处理。企业拖欠工资举报方法有以下: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2、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3、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拖欠工资?直接劳动仲裁或起诉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
    2023-11-07
    359人看过
  • 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 不然没有工资合理吗?
    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不然没有工资是不合理的。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是劳动民法典的规定,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一致就能辞职,不用提前。所以不发工资是不合理的,也是违法的。根据规定,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必须结清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2-02-26
    72人看过
  • 不满一个月辞职的有没有工资
    工资按照离职之日结算,除非双方约定按照一个月时间结算工资,否则按照离职之日计算工资,牵扯到赔偿、奖金等事项,需要跟企业协商只要离职报告提交,公司审批通过,离职时间不局限在一个月;如果提前离职,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意义并没有违规。一、自离公司不开离职证明怎么办自离公司不开离职证明的处理如下:1、开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法定的义务,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知书。一、开具离职证明时要注意事项有:1、离职证明是需要由员工离职单位开具,上面应当写明离职员工与本单位的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2、因为离职证明书没有确定的接受单位,所以离职证明上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但需要写上开具证明的日期;3、在办理离职证明时,离职人员最好申请加盖原单位的公章,即有公
    2023-03-09
    337人看过
  • 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但是没有呆满一个月扣工资吗
    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但是没有呆满一个月是不会扣工资的,但因员工离职制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员工需要承担责任。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公司不放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一、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但是没有呆满一个月扣工资吗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但是没有呆满一个月不扣工资,未做满一个月辞职工资需要根据日薪以及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员工违反提前30天书面通知的规定,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辞职提前一个月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这个是合法的。二、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公司不放怎么办员工提前一个月离职公司不放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
    2023-06-05
    146人看过
  • 没签合同一个月没到突然离职有工资吗
    没签合同,一个月没到突然离职有工资吗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该结清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
    2023-06-13
    349人看过
  • 工资拖欠一个月后辞职,工厂是否合法?
    辞职压一个月工资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或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压工资辞职不给怎么办一、压工资辞职不给怎么办1、压工资辞职不给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二、拖欠工资怎么赔偿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2023-07-07
    244人看过
  • 入职两个月没发工资算拖欠工资吗
    一、入职两个月没发工资算拖欠工资吗如若雇佣公司连续两个月未发放员工薪酬,则无疑是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规定,工资支付周期最长期限为一个自然月,如果超过这一期限仍未能支付工资,那么雇主的行为就会被视为违法,员工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以求得拖欠工资以及相应的滞纳金补偿。对于从事按小时计酬工作且符合非全日制用工标准的临时工而言,其每个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天;关于支付时间的详细内容,应在双方达成共识后进行商定。如若未按照约定时间进行支付,便可被定义为拖欠。对全职员工来说,工资应当以每月一次的形式以货币方式进行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八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2024-03-22
    410人看过
  • 入职不足一个月,公司是否可以扣取员工工资?
    这种肯定是不合理,而且是违法的。理由如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公司不得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因此,没坐满一个月就扣掉一半工资,很明显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侵害了劳动者权益。我该怎么办?假期工没干够一个月给钱吗?上班时间不满一个月的,工资一般应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计算公式为: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300%;公休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20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
    2023-07-05
    159人看过
  • 劳动者月中入职当月是否有工资
    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所以,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就是日工资×出勤天数。算工资应注意事项1、月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应为:日工资标准×具体工作日2、有缺勤的情况,当月工资是日工资×出勤天数,而不是缺勤多少天扣多少钱其他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300%公休日加班费计算:月工资收入÷21.75×200%比如刚结束的春节长假七天总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3月工资收入÷21.75×200%×4再比如近期的清明假期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1月工资收入÷21.75×200%×2劳动法规定第五章工资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工资
    2023-06-11
    321人看过
  • 入职一个月是否可以离职了
    一、入职一个月是否可以离职了入职一个月可以离职。《劳动法》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二、离职要离职证明吗需要。可以由本人申请或单位主动出具离职证明或解聘通知等。1.离职证明是一段劳动关系结束的凭证,也是这份工作经历的凭证。离职证明应该包含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入职日期、离职日期,所在部门、担任职务及其他竞业协议需交代的事项,并加盖公司公章方可生效。且离职证明应该开2联,公司留存一份,员工留存一份。2.对于员工来说,一份离职证明是劳动关系结束的凭证,主要用于提供给新公司作为入职材料,表明你已与之前公司撇清了关系,可以安心进入新公司上班了。另一方面离职证明也可作为产生劳资纠纷时的重要凭证。3.基于其用途,离职证明
    2023-06-14
    209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新入职员工工资是否在一个月内合法
      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2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下个月支付这个月的工资,则是合法的。但如果延迟到第二个月再支付,则是不合法的。 工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并且要排除不可抗力因素。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而与工会协商暂时延期支付工资,那么这是一种合法的例外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当月工资未在下月发放,那么这是无故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 入职第一个月工资没有发真的有影响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10
      不合理。工资,就是员工的薪资,它是处于固定工作关系中的员工所应得的薪酬,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行业规定,或者是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所以,即使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公司也应该按照出勤天数给你计发工资报酬。
    • 入职都有工资为什么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到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3
      不合理。工资,就是员工的薪资,它是处于固定工作关系中的员工所应得的薪酬,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行业规定,或者是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所以,即使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公司也应该按照出勤天数给你计发工资报酬。
    • 入职一个月没有入职第二个月离职公司会怎样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2
      单位不缴纳社保属于违法用工,以此理由可以随时通知单位离职。是“通知”,不是单位批准同时要求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支付补偿金、补交入职开始的社保没办法和单位协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工资卡流水、出勤卡之类《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
    • 入职不满一个月离职是否能拿到工资?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19
      根据相关规定,入职一个月离职的工资,提前告知用人单位且符合离职手续要求的,工资是会发的。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社保在入职后一个月要办理,未办理可以社保部门投诉如公司一直没有签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