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安处罚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5:41:38 148 人看过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一条重要行为准则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它是治安管理处罚执法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项原则。

浅谈治安处罚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第一次以法条形式写入我国法律是在1986年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此基础上亦有所发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三款明确了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原则。这一原则应贯穿于整个治安管理处罚执法过程的始终。

一、概念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实施治安管理行政处罚过程中对被处罚人说服教育,同时对被处罚的行为、处罚的理由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社会公众。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与处罚被处罚人相结合。教育与处罚均以违法行为的存在为前提,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说服,向被处罚人说明其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被处罚人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利,使其接受教训,不再违法。二是教育社会公众与处罚被处罚人相结合。处罚要讲究社会效益,对被处罚的行为和处罚的理由和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加以宣传,从而使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合法行为以及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教育人们自觉守法。

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历史发展进程

同其他治安管理原则一样,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也是在概括、总结我国治安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并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系统、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国一贯反对单纯的惩罚政策,行政处罚始终与教育配合运用,但配合的方式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育与处罚相分离阶段。其间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我国正处在巩固政权的关键时期,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外敌对势力活动猖獗,社会各种矛盾复杂多变。为巩固政权,争取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我国在解决非敌我性质的矛盾时,采取了争取多数,打击少数的方针。在对待治安行政违法的问题上,其基本要求是:通过教育方式来转化大多数,不进行处罚;对少数以教育难以转化的人员则用行政处罚来解决。1962年国务院起草的《城市治安管理工作细则》(试行草案)将这一精神写入法律文本: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应当实行教育多数,处罚少数的方针。这是关于教育与处罚关系原则见诸法律文本的最早提法。很显然,这一规定中的教育与处罚是分离的,是两种可以单独使用和选择的处理违法的方式,也是适用于不同对象的方法。而这样做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团结大多数人,处罚惩戒极少数人。

第二阶段,教育与处罚分主次阶段。其间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同年8月,国务院在修订的《城市治安管理工作细则》(修改草案)中规定:对于人民群众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以教育为主,辅以必要的处罚。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与处罚开始并用,成为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全过程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措施,不具有选择性,也不单独使用;教育与处罚的地位不平衡,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突出了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主要作用,明确了处罚的次要地位和辅助作用;特别强调了处罚的必要性。

第三阶段,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阶段。其间为从1986年9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颁布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国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制定、修改各项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在此背景下,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第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与前两个阶段的原则相比,第一,调整了教育与处罚的地位关系:二者是同一个执法过程不可或缺的两种措施,不分主次、轻重,针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都是必要和必须的。第二,强调教育与处罚的结合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在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被处罚人知其违法,晓其所错,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受到教育,改正违法。

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不足与完善

(一)从立法上

科学而正确的立法不仅仅体现在合乎理性,也要体现在用词简短而准确。《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上明确教育与处罚原则时,就犯了用词随意、不够精准的错误。该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原文是: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次序为教育在前,处罚在后。而在《行政处罚法》中的原文是: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是处罚在前,教育在后。这个细微的差异,粗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细细理解起来,却有些名堂。我国在官方正式场合一直很重视词语顺序,比如领导人到外国访问,一般新闻报道都是中×领导会晤之类的词,把我国放在前,这反映了国家尊严,事情虽小,却马虎不得。制定法律也是如此,特别是一部能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应该说每个词语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所以,此处把教育放前,绝不应该是文笔错误,而应是有意为之。然而,由于有了《行政处罚法》对处罚与教育原则的规定,加上这部法律是行政处罚的一般法律,且研究《行政处罚法》者相对于研究《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较多,人们已经习惯于处罚在前、教育在后来理解这个原则,所以时至今日,国内鲜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

(二)制度假设上

制度假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决定着制度建设的方向、形式和松紧程度。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制度假设一直偏向于以伦理性为主,把制度的正确贯彻实施置于执法者具有高度的自觉和应然的素质上。在这样的假设下,制度的观念性被强化,制约性被忽略,责任和监督不被重视,产生的制度自然是软弱无力的。原则的确立和制度建设缺少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虽然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行政处罚基本原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作为基本依据,比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理论,关于宪政和法治的思想和理论等,但多年来,作为贯穿治安行政处罚的核心和主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越来越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活力,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逐渐变成了与实践分离的空洞的政治口号。

(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立法完善

1、相比较法条明确规定其他原则适用于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时而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适用范围却被用了办理治安案件一词。此处用语不一致,是为立法不足。建议修改为统一用治安管理处罚时,而不用办理治安案件。理由是,仅仅是办理案件,还没有证据确证对方就是违法人员时,执法者根本无法教育对方,所以,改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时较妥。

2、在法条里明确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内容,具体改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通过这样规定,不仅可以减少争论,更有利于执法,杜绝杜宝良案、藤自英坐火车捡瓶子被拘留5日案之类的荒诞案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2日 1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文章
  • 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
    一、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公开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实体公开1、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凡是要求公民遵守的,必须事先公开;2、对违法者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必须公开,这有利于教育违法者和全体公民,也便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二)程序公开1、传唤、讯问、取证、裁决等必须公开;2、告知程序: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之前,应当告知被处罚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处罚依据并告知当事人应当依法享有的权利:3、当事人有陈述权和申辩权,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拒绝听取陈述和申辩的,处罚决定不能成立;4、公安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较大数额罚款等治安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与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听证;5、治安处罚不论是当场处罚,还是其他处罚一律填写处罚决定书,应写明违法事实、证据、履行方式和期限,以及不服处罚决定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并写明处罚机关、加盖机关印章。二、相关法律条
    2023-04-24
    496人看过
  • 也谈行政处罚当中的过罚相当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罚多罚少以及怎么处罚才能达到并实现执法的公平公正的艰难抉择,怎么办?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坚持好行政处罚的过罚相当原则,才能保证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从而维护法律的权威。行政处罚的过罚相当原则,就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适用行政处罚时,所科罚种和处罚幅度要与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过错程度相适应,既不轻过重罚,也不重轻罚,避免畸轻畸重的不合理、不公正情况。要做到过罚相当,首先要全面了解有关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成年、精神是否正常、是否是下岗再就业的困难人员等);违法事实和违法行为的各种情节(如目的、动机、违法经营的时间、范围、金额及违法所造成的后果等);违法后的认错态度、表现及有无立功表现等的所有材料和证据。然后还要正确认定违法行为人违法的性质(是一般的未报道登记或者无须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还是制售假冒伪劣等等)。其次,要正确选
    2023-04-24
    443人看过
  • 教唆犯处罚原则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刑法笫29条对教唆犯规定了以下三个处罚原则: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传统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理解。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即教唆未遂。一、教唆罪的证据是什么教唆罪的证据主要是关注证据已经相互印证的证据链,而不是孤立的证词、
    2023-03-15
    314人看过
  • 教唆罪处罚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
    一、教唆罪的处罚原则教唆罪的处罚原则:(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二)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是什么意思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刑法第17条第2款)。(二)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
    2023-04-23
    189人看过
  • 治安处罚数罪并罚原则有哪些
    一、治安处罚数罪并罚原则有几种根据《治安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知道,治安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主要是“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的原则。其中,又以并科原则为主,以限制加重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并科原则,又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者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实施的数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决定的处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原则。该原则主要适用于罚款处罚。限制加重原则,又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实施的数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应当决定的最重的处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处罚的合并处罚原则。该原则只适用于行政拘留处罚。二、合并处罚原则的具体适用范围和基本适用规则(1)决定的数个处罚为罚款的,采用并科原则,将罚款数额累加,决定执行的罚款数额。(2)决定的数个处罚为行政拘留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将拘留期限累加,决定执行的拘留期限,但最长不超过20日。(3)决定的数个处罚对个人为一个警告、
    2023-04-16
    359人看过
  • 治安处罚数罪并罚原则有哪些
    一、治安处罚数罪并罚原则有几种根据《治安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知道,治安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主要是“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的原则。其中,又以并科原则为主,以限制加重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并科原则,又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者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实施的数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决定的处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原则。该原则主要适用于罚款处罚。限制加重原则,又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实施的数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应当决定的最重的处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处罚的合并处罚原则。该原则只适用于行政拘留处罚。二、合并处罚原则的具体适用范围和基本适用规则(1)决定的数个处罚为罚款的,采用并科原则,将罚款数额累加,决定执行的罚款数额。(2)决定的数个处罚为行政拘留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将拘留期限累加,决定执行的拘留期限,但最长不超过20日。(3)决定的数个处罚对个人为一个警告、
    2023-03-30
    473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行政处罚的规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7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作为一项重要原则。 严格地讲,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不是一项程序法上的原则。它来自《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是《行政处罚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秉承《行政处罚法》的立法原则和精神,依据《
    • 办理治安案件,如何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14
      对违反法律要求的行为人进行处罚,更重要的目的是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法律处罚对违法者的教育功能是以教育为法律处罚目的的内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为一部关于处罚的法律,其主要内容是如何处罚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办理治安案件时,要始终注意充分发挥治安管理处罚的教育作用,防止重处罚轻教育,简化处罚。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含义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9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是说要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也要教育他们自觉遵守法律,行政处罚主要是通过对违反行政法义务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惩罚,从而对其本人及其他行政管理相对人产生威慑作用,抑制并预防将来可能的对行政管理秩序的侵害。所以处罚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一是通过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实施处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做到以后不再
    • 如何理解 处罚与相结合 的原则?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5
      行政机关保障法律贯彻实施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但必须明确,给予行政处罚,决不单纯是为了惩罚。对罪犯判处刑罚,还要强调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使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对一般的违法者给予行政处罚,更应强调教育,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对违法者和广大人民进行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使广大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必须指出,保障法律贯彻实施,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靠宣传教育。
    • 被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与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9
      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以下几项:一、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是: 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 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 3、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 4、处罚程序是法定的。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1、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处罚中的有关内容必须公开。2、处罚公正原则要求不能违反公正的程序。3、处罚公平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中必须依法裁判,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