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制度规定离职不发放奖励是否合法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规定员工在离职时无法获取应得的奖金权益,其实质无疑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一规定涉及到对劳动者合法工资权益的侵害。
客观而言,奖金亦是工资构成的一环,理当列入薪酬范畴进行发放。
在这个层面上说,工资不仅应按照劳动合同中明确的约定进行发放,并且还需保证所发放工资数额不能低于当地政府明文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以京籍公民为例,其最低工资标准为1260元人民币,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实际领取工资低于这一标准,有权向雇佣方提出相应的补偿申请。
实际上,工资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提成等多元化的薪资项目,对此,任何拖欠或克扣工资或更改工资发放形式的行为均是违法的。
站在维权角度看,如果您遭遇到类似情况,完全有权利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要求用人单位全额结算工资,同时还能享有权益主张被拖欠工资总金额25%的经济赔偿。
换句话说,如果日常工资发放超出了事先书面约定的日期达到了15天之久,那么就可视作拖欠行为已经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员工离职带走客户算不算违法
员工跳槽之后将原来所在公司的客户资源据为己有的情况,确实可以被视为非法行为。
其直接限制了原公司在该领域的经济发展前景,并且给新东家带去了不正当甚至违法的经济收益。
从法律角度讲,这种行为的确构成了侵权。
然而考虑到实际操作层面,如果公司之前与离职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界定了客户信息乃公司商业机密,那么根据此条款约定,我们便有权力要求此类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及赔偿损失。
具体来说,凡是员工出现违反《保密协议》之行为,都应按事先协议约定的罚则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离职后奖励是否合规
450人看过
-
公司离职后是否发放年终奖
219人看过
-
公司是否有年薪制度以及是否发放奖金?
116人看过
-
离职后奖金是否按季度发放?
68人看过
-
公务员奖励制度?
380人看过
-
公司可以规定项目奖金离职不发放吗
198人看过
-
公司废除全勤奖励制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员工所在的企业擅自终止绩效奖金的发放,雇员有权利向当地劳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诉或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这种扣除薪酬行为是合理的,那么这种做法是可以实施的。否则,企业无权擅自实施薪资减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
-
公司奖励考核制度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6可按以下内容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进行删减或修改。为维护公司劳动纪律和各项制度,保障公司工作的正常进行,激励职工的敬业精神,特制定本条例。一、奖励类别奖励分为:嘉奖、小功、大功三种和年终评奖。惩处分为:警告、小过、大过、除名四种。二、惩罚事件在小功以下者,由部门经理经理签发《职工奖罚审批表》生效。奖罚事件在大功或大过以上者,由总经理在调查核实后,签批《职工奖惩审批表》生效。三、《职工奖惩审批表》生效后
-
公司有权制定离职项目奖金的发放规定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0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员工离职时不向其发放本应享有的奖金类收益,这显然构成了违法行为。因为在现代薪酬体系中,奖金是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员工工作成果的即时反馈和激励。根据劳动法规,工资应严格按双方签署的正式合同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发放,并且规定不得低于当地政府指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例如,北京市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260元)。如果员工发现实际收到的工资低于该标准,有权要求企业予以补足差
-
是否有网络赌博奖励制度?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4不同地区的规定各不相同,具体要根据地区来确定。 以《浙江省举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试行)》为例: 第六条规定,对于符合奖励范围的举报有功人员,会根据举报提供信息要素的详实准确程度以及查获案件的性质、情节及影响程度,分别给予以下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不得超过30万元: 涉赌违法犯罪活动: 若是一般治安案件,奖励金额为100至500元,或者按当场查缴赌款额的5%以下进行奖励;
-
80天奖励产假公司不发工资是否符合规定,怎样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8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