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当事人可就以下争议提请劳动仲裁: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只有一份公司保留合法吗
劳动合同只有一份公司保留不合法,具体的原因如下:
1、按照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在劳动合同生效后,员工和用人单位需要各自保存一份合同的文本:
(1)如果单位不给合同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
(2)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则依法进行赔偿;
(3)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
仲裁劳动合同纠纷解除申请
165人看过
-
解决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啥材料?
260人看过
-
劳动合同纠纷申请书怎么写?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如何申请仲裁?
131人看过
-
劳动仲裁纠纷申请时限如何
189人看过
-
劳动纠纷无劳动合同,如何进行仲裁
297人看过
-
企业能否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解决劳动纠纷?
124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申请流程: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方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22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人事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劳动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通讯地址(文书送达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二)用人单位信息:名称、住所(注册地址)、通讯地址(主要办公经营场所地址,即文书送达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仲裁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四)与请求
-
劳动合同纠纷解决途径:仲裁申请指南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1在劳动合同产生纠纷后,当事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提交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仲裁申请书和申请书副本。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当事人有责任提供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拥有这些证据,则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根据该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
-
劳动仲裁庭如何解决劳动纠纷案件宁夏在线咨询 2025-01-3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需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首席仲裁员必不可少。对于简单的劳动争议,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需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
请假一个月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受理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3劳动者请假一个月的,如果劳动者在请假期间,用人单位有批准的,并且劳动者假期还没有结束的,但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不用上班的,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属于一种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
劳动纠纷解决后多久可申请仲裁?贵州在线咨询 2025-01-272007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该法也明确了,一年时效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超出一年的仲裁时效仍然可以申请仲裁。这些条件包括: 1.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形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