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中的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21:05:22 391 人看过

一、刑诉法中的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是什么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二、诉讼参与人

诉讼参与人并非仅存在于某一种诉讼程序中,在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存在“诉讼参与人”这一概念。不少词条在解释这一概念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就引用了《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规定,事实上这个法律条文是解释“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而非“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外延显然要比“诉讼参与人”小,用这一条文作为“诉讼参与人”的概念,显然是错误的。

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9: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中辩护人的参与时限
    从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辩护人。办理委托手续后,辩护人即可为嫌疑人辩护。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刑事诉讼辩护人申请回避可以的吗相关法律的规定适用回避对象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等,不包括辩护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在决定撤诉之前,侦查人员不得停止侦查。侦查人员不得停止侦查。当事人对驳回撤销申请的决定不服的,能申请复议一次。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适用回避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
    2023-07-11
    65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及范围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及范围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参加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行政诉讼参加人与行政诉讼参与人不同。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除诉讼参加人以外,还包括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行政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比行政诉讼参加人的范围更为广泛。二、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概念及特征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案件审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人。行政诉讼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权利义务发生纠纷。这是当事人最基本的特征。(2)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这是区别于诉讼代理人的一个重要特征。(3)与案件审理结果有直接的或者法律上的利害关系。(4)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三、诉讼代表人的诉讼地位及类型诉讼代表人是司法解释所确定的一项新制度。就诉讼地
    2023-06-19
    365人看过
  • 谁可以作为其他诉讼参与人参与到刑事诉讼中?
    庭审的过程,无论您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还是您亲身参与过,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不觉得陌生。其实无论是哪种诉讼,都是由法院行使审判的职能,原被告双方参与辩论行使诉讼权利的过程,只是参与诉讼的主体、称呼和具体的权利不同罢了。刑事诉讼主体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而诉讼参与人又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什么是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除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这些专门机关以外的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的人。诉讼参与人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两大类。其他诉讼参与人指的是哪些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1.辩护人: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或者受法律援助机关的指派,依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的人。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都可以作为辩护人。
    2023-06-04
    378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法院的审判权范围是什么?
    (一)离婚诉讼一般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但下列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二)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管辖范围是什么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
    2023-07-19
    171人看过
  • 诉讼是指什么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一、法院离婚诉讼多久能通知法院离婚诉讼通知时间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二、民事诉讼能否延期开庭民事诉讼能延期开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2、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的;3、需要通知新证人到庭,取得新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例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妨碍民事诉讼而被拘留,不能按时或者继续审理。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可以立即确定下一次审理的
    2023-06-21
    74人看过
  • 被害人近亲属应纳入诉讼参与人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四项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按此规定,被害人近亲属不属于诉讼参与人。但该法第八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被害人近亲属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笔者认为,该规定有不妥之处,应当将被害人近亲属作为独立主体,纳入到诉讼参与人的范围。司法实践中,被害人近亲属通常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身份参加诉讼,但由于被害人一方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方于审判前达成和解,而使附带民事诉讼未能提起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故意杀人案和交通肇事案中也时常出现。被害人一方未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并不表明其不想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可根据上述规定,在被害人死亡而被害人近亲属又不具备法定代理人条件时,其要想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只有一条途径,即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活动。虽然代理人通常能够表达被代理人的意愿与意见(代理人多为律师),但毕竟拐了弯
    2023-06-08
    471人看过
  • 了解法定诉讼中止的范围
    人民法院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1、人民法院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执行的;3、执行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案件审理完成确定权属;4、一方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5、仲裁裁决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的请求,并提供适当的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支付令失效的,转入诉讼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诉讼中止会导致保全中止吗诉讼中止并不会导致保全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诉前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
    2023-07-02
    429人看过
  • 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会被判刑吗
    一、诉讼参与人参与虚假诉讼会被判刑吗有可能会。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二、伪造证据或妨害作证应如何处罚在案件的处决中,任何伪造证据和妨害作证的行为都会严重影响案件的公平公正性。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中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
    2023-04-20
    465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参与人有什么
    一、行政诉讼的参与人有什么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依法参加行政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当事人和与当事人诉讼地位相似的诉讼代理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1、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或者实质影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行政诉讼被告是指原告指控其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合法权益,并经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3、第三人是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是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申请参加诉讼,也可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4、诉讼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权限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行政诉
    2023-07-27
    319人看过
  • 诉讼参加人的范畴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参加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一、行政诉讼开庭程序1、开庭审理前(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并要求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依法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3)审查诉讼材料,依法调取证据。(4)审查当事人资格,发现不适合的当事人,通知其退出或更换该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如果没有参加诉讼,应通过其参加诉讼。2、开庭审理(1)宣布开庭。开庭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然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依次核对当事人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查明代理人代理权的取得是否合法,以及代理权限是一般代理还是特别代理宣布案由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名单知当事人的诉讼权
    2023-06-21
    219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自诉与公诉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有两种形式———自诉与公诉。前者是指被害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后者是指行使国家公诉权的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依法提请法院审判的诉讼活动。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所谓告诉才处理,是指某些刑事案件,必须先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否则,法院则不予受理。“不告不理”是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条基本原则。公诉,一般指由检察院以国家名义针对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案件提出控告。公诉是检察院依职权主动向法院提起的诉讼。高法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2023-06-03
    17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加人包括什么人
    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诉讼参与人中的主要诉讼主体与非主要诉讼主体:根据不同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权利、义务和同案件事实有无利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诉讼参与人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当事人属于主要诉讼主体,而证人、鉴定人等则属于非主要诉讼主体。一、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必须参加诉讼吗民事诉讼第三人是否必须参加诉讼是要看原告是否已经向法院提出申诉。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章第一节第五十六条中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
    2023-03-28
    49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参加人的范围包括哪些?
    一、民事诉讼参加人的范围包括哪些?《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第五十条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五十二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
    2023-06-03
    436人看过
  • 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范围包括什么
    非法证据是指因不符合法定形式或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的证据材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主要是指: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以外的证据形式;2、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场保安人员主持的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3、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例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4、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做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
    2024-05-12
    2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诉讼参加人定义是什么诉讼参加人与诉讼参与人的区别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3
      诉讼参加人定义:指依法参加民事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即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地位相似的人。诉讼参加人范围:当事人又分为原告人、被告人、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则分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不同的诉讼参加人,参加诉讼的原因不同,所处的诉讼地位和参加诉讼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完全相同。诉讼参加人与诉讼参与人的区别:诉讼参加人与诉讼参与人不同。诉讼参与人有广义和狭义
    • 什么是涉外刑事诉讼?涉外刑事诉讼的参诉范围和法律适用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3
      适用于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包括中国公民对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犯罪案件、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在中国公民对中国国家、组织或者公民犯罪案件。
    • 刑事诉讼中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指哪些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中有哪些种类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5
      刑事诉讼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根据案件情况和诉讼需要参加到诉讼中来的诉讼参与人。具体包括: (1)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被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人,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诉讼代理人是指接受被代理人的委托而参加诉讼的人。 (3)辩护人。辩护人是指在诉讼中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或经人民法院的指定,为犯罪嫌疑人
    • 刑事诉讼中代理人的范围是什么,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是自己的原告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二是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不同的诉讼代理,其代理人的范围、权利和义务等也不相同。所有代理人都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代理人在权限范围内的诉讼行为,与委托人自己的诉讼行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代理人合法代理的法律后果都由被代理人承担。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的,
    • 在刑事诉讼中,需要回避的人员范围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0
      在刑事诉讼中,参与审判、检察和侦查工作的人员需要回避以下情形: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5. 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刑事回避制度是为了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