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哈某,男,维吾尔族,1956年3月17日出生,某农机公司驾驶员,1974年参加工作。1993年某农机公司根据企业改制的需要,将公司所有车辆整体出售,并通知哈某在家待岗,也可以自己找活干。1996年4月2日,公司以旷工683天为由将其除名,但未向其送达除名决定,也未作任何形式的公布。1993年5月,公司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设立综合市场(非法人,下称市场)。哈某自公司车辆整体出售后,多次找过公司领导要求安排其他工作或支付生活费未果。2003年3月5日,哈某再次找市场领导要求安排工作时,市场向哈某出具证明,称其已被辞退。2003年3月21日,哈某持辞退证明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该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决定不予受理。2003年4月4日,哈某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向市场送达起诉状副本时,市场以自己不应成为被告主体为由,向法官提供了某农机公司除名哈某的书面决定。哈某从法官手中复印了公司的除名决定,随后并申请追加某农机公司为被告,请求撤销辞退、除名处理决定;按最低工资标准补发被错误除名、辞退处理期间的工资;补缴养老金等社会保险。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部分支持了哈某的诉讼请求。某农机公司不服,以哈某超过仲裁时效为由提起上诉。
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对于时效问题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
哈某自1993年起就未到公司上班,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既未向单位办理任何手续,又不在岗,事实上已构成旷工。且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哈某就一直未领取工资或生活费,公司也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对此,哈某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哈某并未就此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申请仲裁。哈某实际上已与公司脱离了劳动关系。哈某称其2003年4月才得知被除名,但并不影响其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事实。故应当判决撤销原判,驳回哈某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
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下称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职工受到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且记入本人档案。原国家人事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下称解答意见)第十九条关于受处分职工的申诉时效期限如何起算一问时答复∶在一般情况下,应从企业公布处分之日起算起,如果受处分者当时不在,则从他接到处分通知之日算起。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对职工实施除名,应当向职工送达书面除名决定。从法律效力上讲,国务院条例仅低于国家基本法。那么,这个送达程序是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而不是可以送达也可以不送达的弹性义务。某农机公司以所谓旷工为由,于1993年5月5日将哈某除名,其书面决定既未送达,也未公布,或者说可能(这里仅作可能)公布,但是哈某并不在场。根据解答意见的规定,哈某的申诉时效期限应当从接到处分通知之日起算。那么,哈某是什么时候接到公司的除名决定的呢?从严格意义上讲,哈某至今也没有接到。这份除名决定是因为市场通知哈某被辞退,哈某提起诉讼后,一审法官于2003年4月2日向市场送达起诉状时,市场才向法官提供的。因此,不应当视为公司的依法送达行为。(即使视为送达,哈某的仲裁申请在前,此送达在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下称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可见,对那些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必须有两个除外因素∶第一,无不可抗力因素;第二、无其他正当理由。公司将哈某除名后十余年不依法送达,应当视为有正当理由。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处于明显的弱者地位。假定连未依法送达都不算正当理由的话,那么,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职工就无正当理由可言。
另外,市场关于哈某被辞退的证明应当视为对哈某的重新答复。原国家劳动部《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第三条规定∶…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所以职工对于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重新答复不服而申请仲裁的,重新答复的时间应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哈某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是2003年3月21日,从市场2003年3月5日的重新答复,到2003年3月21日申请仲裁,满打满算只有16天,显然,哈某并未超过法定仲裁时效。
如果按职工本人领不领工资,领不领生活费的时间,来界定职工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时间,这就更加显得简单。在现阶段,在企业中不领工资,不领生活费,不缴社会保险而依然保留劳动关系的情况是复杂的。比如,下岗职工不领工资只发生活费,但保留劳动关系;再比如,停薪留职职工既不领工资,也不领生活费,企业也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但是保留劳动关系;还比如,请长假的职工根据企业规定也可能不领工资或生活费,但是保留劳动关系;还比如,在企业改制中,不少企业职工待岗,在待岗期间不发工资,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给,但是也保留劳动关系,从情理上讲,这些职工应该知道了其权利受侵害。但是,人民院审理民事案件,依据的是证据,是法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对于某农机公司来说,不仅应当向法庭提供哈某有关无正当理由,经批评教育无效、旷工时间达到法定除名天数的证据,而且也应当提供向哈某依法送除名处理决定的证据。包括送达程序在内的证据,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唯一依据。某公司在除名哈某后既然未依法送达,那么,哈某便未超过法定仲裁时效,应当依法支持哈某的诉讼请求。
-
工资仲裁时效已过诉讼时效呢
164人看过
-
申诉人已过了申请仲裁的时效
51人看过
-
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362人看过
-
张某请求加班工资是否超过仲裁时效?
253人看过
-
李某主张时效已过是否成立
471人看过
-
仲裁时效已过,法院处理方式有哪些?
72人看过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以法院强制程序追诉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
关于仲裁时效、诉讼时效已过,如何适用仲裁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3仲裁时效、诉讼时效,是对当事人双方而言。时效已过,没有法定的时效中止的情形,任何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均应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诉求。《仲裁法》第74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
-
劳动仲裁时效已过,但是社保缴纳是否已经超过了仲裁时效的适用范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0我仔细审阅了你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1、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但是劳动者不能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肥和住房公积金,而应该分别向主管的部门投诉,要求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单位征收。这不受60日时效的限制。2、现在越来越多的法院是不受理了,因为应该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解决。法院即使判了也难以执行。具体可以看一下《因欠缴社会保险费发生
-
仲裁时效已过上诉状怎么写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7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所以,尽管劳动仲裁时效已过,也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待
-
保险合同纠纷已过仲裁时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为一年,自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单位没上保险最后日期为2014年。3.,请求解除合同赔偿应当在2016年3月之前提出,因此,您的请求权已经过期。依据老总监察条例规定,单位不交保险应当有劳动局监察大队责令补交保险,监察时效为两年,值发生争议之日起计算,因此,您在本月向单位所在地劳动局监察大队正式书面提出检察请求,还为时不晚。否则,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建议速办。
-
已过仲裁时效的工伤赔偿有没有效果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08如果因劳动能力鉴定后的工伤待遇问题发生的争议,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计算申诉时效。 知道或应当知道时效,应当从有证据表明本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