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申诉的审查进行的方式:一是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申诉,二是法院内部监督,三是检察院监督。
一、派出所不给出具不予立案证明怎么办
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刑事案件: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符合立案的条件,但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依据法律规定,有两种救济途径。被害人一是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情况,要求上级公安机关督促下级公安机关立案。二是可以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提出,请求检察院予以监督。
二、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的程序有哪些
1、提出赔偿申请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但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无罪释放赔偿程序
无罪释放赔偿程序: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二十五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做出赔偿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
哪些事项应当进行国家审查
223人看过
-
如何对刑事国家赔偿进行申诉处理
343人看过
-
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如何进行审查
114人看过
-
欺诈消费者的商家应当如何进行赔偿
406人看过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申诉和审查
150人看过
-
国家征收土地应该如何进行赔偿
140人看过
-
如何进行专利申请名称审查, 对于专利申请名称应当如何进行审查审查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8专利法中确实规定了专利申请的名称不能出现宣传性用语,但是在实际中,审查员会适当地放宽要求,根据《审查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来执行。对于专利申请名称的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一致性名称与说明书、委托书、其他证明文件中的名称均一致。2、全面性名称应当全面、清楚地反映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主题,并采用所属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用语。3、非技术词语名称中不得含有非技术词语,包括人名、单位名称、商标、型号、代号
-
是否应当进行国家赔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0国家赔偿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个不同种类。行政赔偿的程序: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赔偿
-
国家赔偿的受理程序是怎样的,国家赔偿的申请应当如何申请国家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4国家赔偿的受理程序:1.赔偿请求人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受理。2.公安机关对赔偿请求人的申请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并通知赔偿请求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答复。申请书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时,应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1.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2.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3.申请的年、月、日。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申诉和审查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5审查标准《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可以从两条路径进行:一是整体审查,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权限和程序出发,将规范性文件作为整体审查。二是具体审查,审查被诉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具体条款。1、职权合法。《行诉解释》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超越制定机关法定职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范围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法定职权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前提,制定规范性文件也是如此。二
-
审查国家赔偿申诉的步骤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1《规定》明确,赔偿委员会决定生效后,赔偿请求人死亡或者其主体资格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继者可以依法提出申诉。申诉符合条件,法院应在收到申诉材料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国家赔偿法》第30条规定,对赔偿委员会决定有三种法定的监督途径: 1、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申诉。 2、法院内部监督。 3、检察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