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建筑工程款的解决:拖欠工程款应找劳动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拖欠工人或其他劳动者工资的,受害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拖欠工程款要找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拖欠工程款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去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属于劳动争议,则可以找劳动局投诉;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
二、劳动局会管拖欠工程款吗
劳动局不管拖欠工程款。
工程款恶意拖欠,不可以找劳动局。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劳动局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不受理工程款的纠纷问题。可以直接写诉讼状,带着身份证到工程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民事诉讼的流程如下:
1、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准备证据证据材料;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三、甲方欠工程款多年不还怎么办?
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纠纷时,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协商解决。施工单位与发包人就工程款的支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以后可以解决拖欠工程款的纠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协商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如果发包人会按照合同约定来支付工程款的话,也不会等到协商解决。
2、诉讼。诉讼是发生纠纷以后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因为法院的判决对于当事人是法律有约束力的,判决生效以后,当事人不履行给付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
建筑工程款拖欠可以起诉解决吗?
403人看过
-
建筑工程款拖欠找哪个
275人看过
-
建筑公司拖欠工程款利息怎么算
354人看过
-
拖欠建筑用砂1万建筑工程款属什么法
356人看过
-
建筑工程款拖欠发生后应该怎么办
222人看过
-
建筑工程拖欠工程款要什么时候起诉
58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您好,建筑工程款拖欠怎么办,拖欠工程款解决方法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8一、工程款拖欠怎么办(一)工程款被拖欠解决方法一:行政措施1、资金审查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因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的,也要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2、项目审批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严格遵守审批、审核程序,并委托在关咨询公司进行评估、
-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如何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06第一种办法,双方协商解决。 第二种办法,通过民间调解组织解决 第三种办法,通过诉讼解决,但是在诉讼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将发包方或违法分包方、转包方、挂靠方列为被告或第三人,在一个案件中处理。 2、区分质量或工期延误产生的原因,依法确定责任方,进而依法主张权利。 3、注意增项款应与进度款同时支付。 4、一定要重视证据的收集,保留撤场不是施工方原因造成的证据,保留已完工程量的证据。 5、尽量采取财
-
拖欠建筑用砂工程款3个月解决办法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051、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承包人可以据此主张优先受偿权,且此优先受偿权优先于银行的抵押权及其他债权人的债权,可以更好的保护承包人的利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
-
怎么进行建筑工程款拖欠调查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4施工企业拖欠工程款调查取证: 1、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材料; 二、证明施工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材料,如工程预.决算报告、支付工程款(收)款凭证等; 三、证明双方身份的证据材料。
-
建筑工地拖欠工资的解决途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05单位拖欠员工工资,通常情况下,员工需要与单位就支付工资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在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时,员工可以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规定。该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在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