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是均等分配的,但是,但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也有例外:承租人或同住人属于年老体弱,缺乏经济来源,且按均分所得的补偿款,无法购得房屋保证其正常生活的;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房承租权时额外支付过较多款项的;对公房内居住的未成年人实际承担监护义务的。
一、房屋拆迁离婚协议要怎么分配马上拆迁的房子
被拆迁人离婚的,一般是对拆迁补偿款予以分割,对于拆迁补偿款分割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拆迁房的性质,然后再考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分割方法:
1、拆迁房属于私房
(1)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如果婚前为夫妻一方所有的房屋,婚后所得拆迁补偿款,及婚后又用于购买房屋的,原则上属于原房屋所有权人的个人财产。但是拆迁款中包括了对家庭人口的补偿,或有部分款项是补给家庭成员配合拆迁而给予的奖励等,或拆迁安置的房屋中考虑了家庭成员的存在,以家庭为单位给予的补偿,由此获得的该部分补偿款应为夫妻共同财产,配偶方应享有一定的份额。
2、拆迁房属于公房
(1)若补偿以人口+宅基地或老房面积为计算依据,配偶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取得的按份共有财产,对其份额享有所有权,离婚时应给予补偿款。
(2)在许多地方拆迁补偿款是按照被拆房屋的面积为依据进行计算的,并未考虑同住人的因素。此时的拆迁补偿款应归取得公房承租权的一方所有。
(3)如果公房承租权是婚后取得的,则补偿款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由双方进行分割。
3、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死亡
(1)如果继承人是在婚前取得的被继承人房产,则房屋拆迁时,继承人的配偶无权分得房屋拆迁款。
(2)如果继承人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被继承人房产,则房屋拆迁时,继承人的配偶有权分得房屋拆迁款。
二、使用权房屋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公产房没有产权人,业主只有承租权,没有转让权,所以说公产房不是想卖给谁就能卖给谁,也无法继承或办理婚前公证。因此公房承租人死后,公房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分割,但可以依法由同住人或其他亲属继续承租,实际上即公房承租权的继承。
三、公房动迁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公房动迁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考察当地的拆迁政策,看补偿款中有没有考虑同住人的因素。在许多地方拆迁补偿款是按照被拆房屋的面积为依据进行计算的,并未考虑同住人的因素。因此,此时的拆迁补偿款应归取得公房承租权的一方所有。如果公房承租权是婚后取得的,则补偿款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由双方进行分割。
-
如何合理地分配动迁补偿款给同住人和承租人?
308人看过
-
公房拆迁中如何将补偿款分配给承租人和合住人
223人看过
-
如何将补偿款分配给公租房拆迁的承租人和合住人,如何分配安置房
469人看过
-
公房拆迁中的承租人和同住人,补偿款,安置房如何分配
490人看过
-
公有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款,在承租人、同住人之间如何分配
359人看过
-
拆迁公租房后,补偿款分配给承租人和同住人的方式是什么?
488人看过
动拆迁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的拆迁。包括对房屋整体或部分拆除,以及对被拆迁人重新安排建设用地的过程。 动迁补偿标准是指根据不同地区政策和实际情况,对被拆迁人给予的补偿标准。一般来说,动迁补偿标准包括房屋价值补偿、搬迁补助费、临时... 更多>
-
承租人和同住人是否均分拆迁补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3通常请况下,承租人和同住人均分拆迁补偿。 同住人,是指在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已实际居住一年以上,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他处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的情况,是指在他处房屋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法定最低标准的情况。这里所指的他处房屋的性质,仅限于福利性质取得的房屋,包括原承租的公有住房、计划经济下分配的福利房、自己部分出资的福利房,房款的一半以上系用单
-
如何分配自住承租房的动迁款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9只有承租人的公房动迁时,原承租人已死亡,若已依法确定了新的承租人的,动迁补偿款归新的承租人;若尚未确定新的承租人的,动迁补偿款归原承租人的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未声明放弃继承,且系争房屋权利未发生变动的,系争房屋的权属归继承人共同共有,继承人的确权主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可依法确认各方的权利份额。但系争房屋已动迁的,继承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动迁利益受侵害之日两年内主张动迁利益
-
-
-
承租人死亡动迁补偿如何分割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11动迁款分割应考虑以下问题: 1、房屋的性质和来源。 2、是否为房屋的同住人或应安置人口。同住人或者应安置人口,都有权利主张动迁款的分割。 3、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按照面积还是安置人口因素补偿。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