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民事诉讼之间没有之间关系,税收异议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联系是:
第一,行政诉讼解决的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处理行政争议时,有可能也有必要一并解决与此相关的民事争议,这就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它体现了诉讼经济原则,便于当事人双方解决争议,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事多判的矛盾结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行政争议的先决性或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问题。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应当中止,等待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
第二,当事人因不服行政违法侵权行为提起的赔偿诉讼既有行政诉讼的特点,也兼具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三,法院处理行政争议案件,需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
一、解决农村征地补偿纠纷的办法
处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裁决、民事诉讼、征地补偿协调、裁决等方式,根据个案的不同特点应当启动不同的法律程序。农村征地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征地纠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有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民告官”,这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征地补偿协调裁决。征地补偿裁决也可以称之为征地补偿协调与裁决,是指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这是国家为减少、解决征地纠纷而推行的制度。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协调,而是裁决,协调是裁决的前置,未经协调的不能进入裁决。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在征地纠纷中,大多数进行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时为数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诉讼,有时候也可以走民事诉讼的程序,如对于非法占地的行为,从民事角度考虑我们可以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二、农村征地补偿分为那几种类型
(一)补偿标准争议
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二)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三)征地信息公开纠纷
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
民事诉讼案由与诉求的关系
38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判决书与离婚证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6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与民事执行的关系如何
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411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与贷款的影响关系
18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与其他当事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117人看过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具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附带... 更多>
-
税收行政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关系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4-10-03税收行政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关系包括:未经复议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税务的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行政行为有争议的行政相对人在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什么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1第一,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它既不同于群众自治组织性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也不同于由民间性质的仲裁委员会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第二,民事诉讼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关于调整民事诉讼活
-
伪证与民事诉讼的关系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0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
-
民事诉讼与民事执行的关系如何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4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的组成部分,民事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内容的一部分。 其理由是: 1、我国将民事执行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而且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规定的; 2、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都是保护当事人民事权利的程序,只不过用不同的程序保护当事人在不同阶段的同一权利; 3、民事诉讼是民事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的继续和发展,二者密不可分。
-
民事诉讼时效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是怎样规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51.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按照《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况,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2.民事评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