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保障受伤员工在减薪时的权益。由于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可能存在差异,受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可能与上月受伤职工的工资福利不符。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各种理由停止或者部分停止支付工资、福利,否则,用人单位在工伤、停工期间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福利的,属于法律规定的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此时,劳动者应理性,应采取一定策略,要求用人单位仍按月支付工资。劳动者准备好为自己争取工资时,首先要从不同渠道注意以下因素,如老板的个性、用人单位的规模、用工的规范性等;第二,注意回忆你受伤后第一时间老板或雇主采取的相应态度和措施。最后,你可以要求雇主支付“生活费”而不是“工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会在待遇期间主动支付生活费
经过上述了解和分析,如果觉得直接索要工资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劳动者会暂时“妥协”。首先要对工伤进行处理,在工伤处理后再与用人单位协商
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依法,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同时,不影响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
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地方上一般称之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此事的部门一般是该局下属的劳动监察大队。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支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追加赔偿。用人单位仍不执行劳动监察大队行政决定的,可以委托律师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使用人单位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代价,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在工伤后调整岗位、降低工资《工伤保险条例》对因工致残的不同级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一级至四级致残的,应当保留劳动关系,辞退工作;除一次性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津贴、残疾职工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就业津贴外,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的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难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但是,对于残疾职工从7年级到10年级的工作安排没有具体规定,这需要参照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变更劳动合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合同约定,另一种是依法依法。因此,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还包括两种形式:按合同规定的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和按法律规定的工作地点差价调整数。按合同转岗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和大局,具体是指企业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体现在《劳动法》第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中。依法转岗体现在《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具体内容是指在下列情况下,企业未经协商一致,可以单方调动劳动者: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不值班的,医疗期满后不得从事原工作。因此,工伤发生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但是,如果双方有争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证据证明降薪是合理的。企业应制定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或考核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转岗、降薪完全合理的,转岗、调薪无效,劳动者不接受新岗位的,双方仍按原劳动合同履行,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换岗位。协商不成的,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伤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下列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津贴,标准为:7级伤残工资为12个月,8级伤残工资为10个月(2)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津贴和伤残就业津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通知》明确,工伤一次性医疗补贴10个月分7级发放,7个月分8级发放。残疾人就业补助金7级发放10个月,8级发放7个月
-
公司减薪时如何保障权益
230人看过
-
如何保障员工社保权益在公司破产时?
386人看过
-
工伤停工留薪的权益和保障
353人看过
-
企业工伤保险:如何保障员工权益?
469人看过
-
工伤权益保障:员工在何种情况下可享受工伤待遇?
123人看过
-
员工受工伤权益怎么能够保障
102人看过
行政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经法定程序依法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作单方面处分的行为。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和单方性;直接处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须依法定程序,通常不能及时做出。其具体形式则有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等四种。... 更多>
-
商铺拆迁时如何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9如果商铺遭遇拆迁,员工通常不会获得赔偿。 假如员工拒绝前往新的工作地点就职,公司有责任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难以持续履行而依法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关系。根据该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公司还需要根据员工在本公司累积的实际工龄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来说,每满一年则补偿员工一个月工资;未满半年者,补偿半个月工资;若已满半年但不满一年,同样补偿一个月工资。
-
公司裁员时如何保障孕妇的权益辽宁在线咨询 2025-01-2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使需要裁员,原则上也不能辞退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如果单位违反规定将孕妇辞退,女职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向其主张双倍的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
-
单位调整岗位并降低薪资,如何保障员工权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5一、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申请恢复原岗位权益。 二、若用人单位拒绝安排相应岗位并暂停发放薪资,则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基于用人单位未提供合规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以及未按时足额支付薪资的事实,行使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
单位未按时缴纳医保,如何保障员工权益?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2在公司未与员工签署合同的情况下,应根据员工工资水平支付相应倍数的经济补偿。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若未能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则需按月向员工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对于用人单位自入职之日起满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仍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需向员工每月支付两倍的薪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
-
公司破产时员工的权益保障浙江在线咨询 2025-01-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