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实施新预算法的第一年。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6月2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2015年中央决算报告。
楼继伟说,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今年以来,随着前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当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因素增多,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后期全国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实现全年预算目标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根据报告,下一步,我国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同时,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
厂办大集体改革进展低于预期
报告显示,2015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13.06亿元,为预算的104.1%。加上2014年结转收入143.98亿元,收入总量为1757.04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362.57亿元,完成预算的80.4%,主要是厂办大集体改革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展低于预期。
楼继伟表示,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对2015年中央财政部分收支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包括预算已经安排当年应支未支的工资和社保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特殊事项等。对上述中央财政实行权责发生制事项资金,财政部将在预算执行中加强管理,及时拨付,尽快发挥资金效益。
三公经费比预算减少9.43亿元
报告显示,2015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3.73亿元,比预算数减少9.43亿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7.44亿元,减少1.9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0.87亿元,减少3.72亿元;公务接待费5.42亿元,减少3.77亿元。
报告显示,下一步,我国将组织实施资源税总体改革及水资源税试点,配合做好环境保护税、关税等立法工作。
报告指出,将落实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出台改革指导意见,并选取部分领域率先启动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和统筹使用。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基本财力保障力度,推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此外,还将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花钱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2016年中央部门绩效目标要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专项绩效评价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将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报告指出,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管理。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强化预算执行主体的责任,推动资金尽快到位、政策尽快落实、项目尽快落地。
报告显示,将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加快国库管理电子化进程。推进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加强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力争2016年底前省级财政实现国库现金管理全覆盖。
同时,楼继伟表示,将积极推进经济分类决算编制工作,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和风险控制,促进政府投资基金稳健运行。切实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对违反现行规章制度的,立即落实责任,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属于财政管理的问题,通过改进资金管理、加强检查监督等措施落实整改;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努力加以解决。
政府债务都要分类纳入预算
报告指出,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履行政府债务偿还责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坚决禁止各种变相、违规举债和担保行为。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方式举债和为外债转贷提供担保,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也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以及违反规定替企业偿债的,责令改正,并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追究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报告显示,我国将加强债务限额管理,所有地方政府债务都要纳入限额并严格按照限额举借债务,控制债务规模。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所有政府债务都要分类纳入预算,定期向社会公开债务限额、举借、使用、偿还等情况,主动接受本级人大和社会监督。
推进PPP立法促更多项目落地
报告显示,我国将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着力推进PPP立法,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促进更多项目落地。
根据报告,下一步,我国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帮助地方减轻利息负担,腾出资金补短板。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支持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支持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
同时,将大力支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等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等就业工作。全面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
国务院决定将社保基金将纳入政府预算
274人看过
-
蚌埠政府债务首次纳入预算管理
180人看过
-
广州政府债务纳入政绩考核
188人看过
-
地方债务收支纳入预算
258人看过
-
非政府性债务的处理分类
483人看过
-
上虞政府分担医院债务
233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
最高人民法院政府债务是怎样分类的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7按发行的方式 可分为强制公债和自愿公债。 强制公债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利,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强制居民或团体购买的公债。这类公债一般是在战争时期或财政经济出现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或为推行特定政策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才采用的。 自愿公债是政府按照信用原则发行的由居民或团体自愿认购的公债。其购买量由居民或团体自行确定,政府不做任何限定,这种公债容易被国民接受,且不会引起负作用。
-
政府债务包括哪些类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22一类是政府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主要指的是政府和政府部门举借,要用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比如说像现在由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 二类是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比如说是有一些有收入来源的一些市政的项目,他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政府出具了担保函,这个就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第三类就是其他债务,指的是一些企事业等单位举债用于公益性的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是用单位自身的收益偿还的,比如说医院它向银行借款的时候政府
-
国有企业债务是政府债务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7不是,政府债务分为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即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一种债务。除中央政府举债之外,不少国家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也举借债务,即地方政府债务。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尚不能举债,因此中国的政府债务即为国债。
-
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及分类探讨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0省级财政部门需按照合同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偿还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般债券本金、利息以及发行费用。市县级财政部门则需按照转贷协议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向省级财政部门缴纳本地区或本级应承担的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等资金。 一般债务本金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发行一般债券等途径进行偿还。 一般债务利息则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含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
-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是什么含义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02地方债(全称:地方公债),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是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2013年12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地方债成内地官员政绩考核重要指标,留烂帐离任也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