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20:51:57 410 人看过

【核心提示】

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中国公民与外国企业,或者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所产生的劳动劳动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

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

在涉外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与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提起涉外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外劳动争议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及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是解决涉外劳动争议诉讼的精髓。

【法律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涉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实务,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发生以下法律风险:

(一)涉外涉外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否合法的法律风险;

(二)订立涉外劳动合同,是否遵循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的法律风险;

(三)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是否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的法律风险;

(四)用人单位是否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的法律风险;

(五)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法律风险;

(六)用人单位是否在法定时间内持有效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为就业外国人办理就业证明的法律风险;

(七)聘用外国人的是否是个体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的法律风险。

【法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实务,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一)涉外劳动合同的签订不合法,可能人民法院裁定劳动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二)订立涉外劳动合同,未遵循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能承担人民法院裁定涉外劳动关系被撤销或无效的法律后果;

(三)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未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的,可能被人民法院判决涉外劳动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五)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六)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时间内持有效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为就业外国人办理就业证明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七)聘用外国人的是个体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第五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

第六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

用人单位不得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文艺演出,但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三项规定的人员除外。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许可书证书、与被聘用的外国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原发证机关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并填写《外国人就业登记表》。

就业证只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

第三十四条禁止个体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聘用外国人。

二、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5日 1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适用的劳动争议范围如下: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其他。一、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
    2023-03-07
    58人看过
  •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
    一、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流程是什么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流程为:1.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3.开庭审理。4.根据双方的证据以及事实进行
    2023-04-25
    141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仲裁辩护的法律依据是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追索劳动报酬必须先仲裁吗1、仲裁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3、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怎么处理工伤争议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
    2023-03-03
    369人看过
  • 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依据内容
    一、劳动争议是什么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争议。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劳动合同纠纷属民事纠纷,纠纷一般是民事行为由合同和侵权造成的。起诉状有:劳动争议起诉状(争议)和民事起诉状(纠纷)。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纠纷)。劳动者(打工者)维权,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光有双方盖章签字的劳动合同也未必有劳动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就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案由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合同关系,案由劳动合同纠纷)。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一条(二)规定,劳动者与用人
    2023-04-15
    478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内容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2023-04-21
    9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反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争议案件反诉的法律依据1、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直接涉及反诉的立法规定仅两条:《民事诉讼法》第52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126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间接涉及反诉内容的还有第59条第二款:“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第129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有关反诉的司法解释也有两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156条:“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吉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2、《意见》第184条:“在第二审程序
    2023-04-28
    30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
    • 涉外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01
      第二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涉外民事案件
    • 涉外民事诉讼相关法律依据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第二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规定的限制。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涉外民事案件在整个诉讼程
    • 仲裁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5
      有下列优越性: 1.快捷。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程序简便,时间比较短。 2.专业性强。参加仲裁的仲裁员是来自劳动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仲裁办案质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7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法律依据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0
      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