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标准14%,个人标准8%;
2、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标准(8.5+0.5)%,个人标准2%;
3、失业保险:单位标准1%,个人标准0.5%(农民工不承担);
4、生育保险:单位标准0.7%,个人不承担;
5、工伤保险:单位标准按行业分类,个人不承担;
一、宁波住房公积金缴费标准是怎样的?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最高限额26315.00元,最低限额1350.00元(其中,市中心和余姚、慈溪、鄞州、镇海、北仑5个分中心最低限额1650.00元,奉化、宁海、象山3个分中心最低限额1350.00元),单位、个人各按5%-12%的比例计算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且单位、个人按相同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缴存基数×(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统一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
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核定缴费基数以职工所在省份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
1、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
2、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
3、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7%(当前为8%);
4、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
三、劳动者流动到外省市就业后,已缴的养老保险费怎么处理?
劳动者变更劳动关系的,养老保险关系随同转移。如果劳动者跨省市、或者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即所谓的跨统筹区域)流动的,不仅养老保险关系随同转移,而且同时把个人账户金额一起转移到新就业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继续缴费,之前与之后的缴费年限累积计算。所以说“不论职工哪里干,保险关系连续算”。
-
宁波社保缴费基数
417人看过
-
最低缴费比例是多少?——社保和五险一金
165人看过
-
宁波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缴费怎么查询?
275人看过
-
宁波社保缴费政策变更
118人看过
-
宁波社保中的工伤保险谁缴纳
214人看过
-
宁波社保公司缴费标准
298人看过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企业不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将被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甚至是处以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逾期不缴... 更多>
-
缴费费率多少?社会保障缴费费率多少?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30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单位10%,个人2%+3元.8%,个人不交钱。非工作所在地户口的没有这个、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单位0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3
-
宁波市社会保险缴费可以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1缴费基数确定办法 企业单位(含参照企业缴费的其他单位)参保人员的个人月缴费基数,由参保单位按本人2016年1月至12月全部工资性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补贴、加班工资等)的月平均水平据实申报。其中月缴费工资水平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缴费基数按上限标准确定;月缴费工资水平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的,缴费基数按下限标准确定。
-
宁波社保缴费标准2020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082020宁波社保缴费标准为: 1.养老保险:公司缴14%,个人缴8%; 2.失业保险:公司缴0.5%,个人缴0.5%; 3.工伤保险:公司缴根据行业,个人不缴; 4.生育保险:公司缴0.5%,个人不缴; 5.医疗保险:公司缴9.2%,个人缴2%。
-
社保缴费份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2社保缴费份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 以五险一金为例: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员工缴纳工资基数的21%,员工自己缴纳工资基数的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员工缴纳9%,员工自己缴纳2%外加3~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员工缴纳2%,员工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员工缴纳0.5%,员工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
-
宁波社保缴费比例计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0%,个人缴纳8%;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9%,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5%,个人缴纳0.5%;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2、以上参照苏州市最新规定,其它各地大致如此,由于地区经济不同原因,可能会略有不同。建议咨询社保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