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是指各项工作要关口前移,不要等到发生问题再查处、追责,要通过加强日常的监管工作,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法着力体现了这一原则,如规定责任约谈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被约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再如,增设了生产经营者自查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等等。
-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的原则是
405人看过
-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原则
245人看过
-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范文工作要求有哪些
416人看过
-
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制度
294人看过
-
预防不安全行为,了解其原因
226人看过
-
食品安全责任分担的原则
165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如何理解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安全??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4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结合监管实践和《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就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做一探讨。鉴于政府职能的有限性,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不能仅依靠政府,也不能仅依靠监管部门单打独斗,应该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大家有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才能够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社会共治是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个新原则、新理念,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就是要充分发挥各
-
食品安全法中体现安全原则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
食品安全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11.确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原则; 2.明确安全生产体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 3.遵守“三同时”、“五同时”“三不放过”规定; 4.遵守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保健食品管理等非技术性管理规定。 5.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公建,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怎么有效地预防食品安全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291、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应当以广大群众的安全利益为根本导向,在食品安全治理问题上不能只关心企业或政府利益而漠视公众利益。 2、理顺部门财政机制。为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已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地应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监管部门财政机制。 3、加大刑事惩处力度。一方面,严惩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利益输送者
-
如何监督和预防食品安全渎职犯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8“以营利为目的”规定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罪的构成要件,然而作为典型的贪利性犯罪,除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无法察知控制的“社会风险”外,促使两类犯罪频发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牟取利益。食品监管渎职行为虽属于渎职类犯罪,当前应当理顺食品监管主体各方利益,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打击和预防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成效。 1、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