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乱收费行为适用的劳动法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8:47:11 112 人看过

劳动关系建立后,职工就企业收取风险金、入厂押金、合同保证金、股金等费用与企业发生争议提出申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予受理,并按以下规章进行处理:

(一)劳动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

(二)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能否参照118号文件有关规定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4]256号);

(三)劳动部《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22号);

(四)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50号);

(五)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劳部发[1995]346号)。

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点击咨询劳动法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7: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文章
  • 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扰乱是指造成秩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使单位秩序的有序性变为无序性。所谓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团体主要是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指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行为人扰乱单位秩序的具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暴力性的扰乱,也可以是非暴力性的扰乱。如在机关、单位门前、院内哄闹、大肆喧嚣,强占或者封锁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生产车间、营业所、教室,辱骂、威胁、殴打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等。处罚方法本行为表现为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影响工作、生、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实施这种行为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施加压力,制造事端,以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发泄不满情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
    2023-02-25
    193人看过
  • 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进行维权。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有以下权利: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三、劳动者的合法要求不被用人单位采纳,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不收费),依法维权。用人单位对“被放假”劳动者的责任承担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休息使得劳动力得以保持和延续。劳动者可以享有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育假等假期。这些假期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对于劳动者来说,可主动地行使权利。在实际用工中,往往出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或者强制性安排劳动者放假的现象,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劳动者被放假的理由多样,有的为停工待料,有的为轮休,有的为停薪留职,还有的为待岗。劳动者多是因以下几种原因被放假:一是用人单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或处于生产淡季,劳动力暂时富余。这种情形最为常见,并且涉及的员工广泛。
    2023-07-07
    350人看过
  • 劳动者需警惕的几种用人单位违法用工行为
    一、滥用劳务派遣用人单位较多的情况是“假劳务派遣”,也就是劳动者在某个单位工作,双方已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却强迫劳动者(或在劳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然后再以“派遣工”的身份继续在单位工作。如此一来,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关系转给派遣公司,不必再担心与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可以随时辞退劳动者而不必承担任何成本。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借此“切断”劳动关系,劳动者由于不知情、不懂法或者不想得罪单位,往往不会根据其先前的工作年限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而日后一旦发生纠纷再想回头要补偿,一般都已超过时效而无法得到支持。二、隐蔽用工按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隐蔽用工是指假造某种与事实不同的表面现象,从而达到限制或削弱法律所提供保护目的的一种旨在隐藏或扭曲雇佣关系的行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逃避劳动法的管辖、逃避提供社会保障以及逃税。隐蔽用工的情形,在超市(商场)促
    2023-02-24
    408人看过
  • 用人单位聘用的书面劳动合同是不是适用于劳动法
    用人单位聘用的书面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1、实践中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是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行聘用制的人员般劳动者。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般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实行聘用制的人员部分适用。2、劳动合同法'附则'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将实行“'聘任制的工作人员”'交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来'来决定,部分适用于事业单位,扩大了调整范围。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
    2023-08-03
    496人看过
  • 单位乱罚款违反劳动法怎么办
    单位随意罚款违反法律的规定,这是由于在法律之中并没有赋予单位要求职员支付罚款的权利,也即单位并没有罚款的资格。根据法律之中关于罚款的规定,若是单位实施了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等的行为,有可能会被罚款。扣绩效工资违反劳动法吗?绩效能不能扣除,首要的关键在于劳动合同中是否约定绩效工资。如果公司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了具体的绩效工资标准,那么公司通过绩效考核来扣除绩效工资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那怎么扣都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2023-07-21
    15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实行用工制度的事业单位员工?
    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即事业单位与员工通过签订用工合同确定双方的用工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其基本特征是科学的岗位设置、平等竞争、充分就业、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社会团体和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适用的几类人包括:(1)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公务员和工人(2)现役军人(3)农村工人(在城市工作和经商的乡镇企业和农民除外)(4)家庭保姆
    2023-05-07
    15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适用范围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适用范围是什么适用范围: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
    2023-04-29
    6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是否适用于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员工为在编制内的,适用劳动合同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国家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
    2023-07-27
    368人看过
  •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用人单位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并按劳动者工作报酬、经济补偿总合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1、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
    2023-06-08
    317人看过
  •  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法律,主要参与者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各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主体的是非正规的就业组织,也就是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另外,不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也是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主体。对于非正规的就业组织,我国法律中规定是不允许的。根据《劳动合同法》,该法律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各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主体的是非正规的就业组织,也就是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另外,不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也是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主体。对于非正规的就业组织是我们国家法律中规定的不允许的。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主体的公民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因此,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主体的公民包括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
    2023-10-15
    287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中行贿的法律规定及适用
    单位犯罪的行贿罪,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产、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的,给予上述人员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单位行贿罪怎么判定符合以下要件的构成单位行贿罪:1、主体必须为单位;2、在主观上必须为直接故意;3、客体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4、在客观方面必须表现为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
    2023-07-02
    359人看过
  • 医疗单位乱收费如何处罚
    物价部门对于企业、消费者举报的医疗单位乱收费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价格权益。一般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九条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第四十条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有本法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所列行为,属于是全国性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
    2023-03-27
    480人看过
  • 单罚制适用于哪些单位犯罪行为?
    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有以下情况: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2、公司向股东和公众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他人利益的;3、企业清算时,隐瞒财产,虚假记录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或者在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吗?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吗?刑法实践中认定单位犯罪应注意如下问题:1、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的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
    2023-07-07
    309人看过
  • 适用劳动合同单位性质是怎样的
    适用劳动合同的单位性质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一、劳动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
    2023-03-26
    60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类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经登记注册设立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有四种类型,中国与外国合资经营的企业、中国与外国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更多>

    #外商投资企业
    相关咨询
    • 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5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因此,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应区别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 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9
      1.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同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
    • 用人单位解雇不合法劳动者的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3
      解雇不合法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和四十二条规定单方面解除合同解雇劳动者。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没有补偿。其中,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按《劳动合同法》按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
    • 劳动合同单位乱签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31
      1、应该按照劳动合同办理;2、员工证明是人证,不是物证,劳动合同和工资表是物证有你们的签字,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人证是不能对抗物证;3、如果你有证据收入(公司工资卡或者转账记录等等)证明实际的工资,应该按照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月工资,可以不按照工资表的计算。4、吸取经验教训,不要在空白合同或者空白纸上乱签字。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是违法犯罪行为呢?、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1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用人单位向劳动者非法收取财物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