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承租人在合同还没有到期的时候,想要退房,如果出租人没有出现违反合同的情况,就属于承租人违约,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如果承租人在合同未到期时,想要提前退房,如果是出租人在此之前违约的,承租人是不需要支承担约金的。如果承租人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要解除合同,如果双方协商能够达成一致,就以双方协商的内容为准,法律不进行干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讼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除租房合同没到期退不退房租
房租是会退的,但是租客事先支付的押金不会退。因为租客提前退组的行为构成了违约,要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一般来说,只要有同持续下去的条件,合同就不会终止,除非当事人约定或者发生法律规定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
1、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事由,也可以临时商议,只要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终止合同。
2、租房一方没有正当理由不交房租。交纳房租是租房一方最基本的义务,只要在租房期,租房一方都应当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和金额交纳房租。逾期不交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
3、租房一方未经房东许可将房子转租给他人。在房东不知情的情况下,租房一方另外转租的,房东有权终止合同。
4、租房一方毁坏设施。租房一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爱护屋内设施,如果因为租房一方的过错造成物品损坏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并有权要求租房一方赔偿损失。
5、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不可抗力如台风、水灾、地震等造成房屋损坏,合同无法履行,双方都有权终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讼法》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房屋租赁合同未到期终止合同如何避免支付违约金
484人看过
-
如何避免到期不退租房押金
323人看过
-
如何避免租房违约被起诉?
459人看过
-
租房不到期退租,房租退吗,租房合约没到期退租需要交违约金吗?
226人看过
-
如何避免租房合同未到期时房东提前解约的赔偿问题?
417人看过
-
合同期内退租是否违约,房未到期退房程序
257人看过
-
房租合同未生效对方违约如何避免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231.可以不负违约责任 2.房屋租赁合同没有生效某公司在与甲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特别约定: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后生效。这说明某公司与甲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的行为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所谓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是指双方在进行某项民事法律行为时约定了一定的条件,待此项条件发生时该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或者失去效力。 4.该项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并且是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根据《民法典
-
租房违约房租怎么退?怎么避免租赁的风险?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9一般情况下,提前退房属于违约,承租人需要支付违约金。但是若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承租就不用支付违约金。 (一)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
-
租房合同未到期退房房东不退剩余房租违约金是多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9合同上虽然没有写提前退租的,但是有没有规定违约金呢?您的行为可能构成违约,如果合同上没有规定的,按照实际损失的30%计算违约金。本律师经办案件的某些当事人为了节省少量的律师费,要么经常在律师介入前自己凭经验或者在非律师亲戚朋友指导下操作个案,无意识地支出了不必要的额外开销;要么经常在律师介入前不知获赔数额,无意识地做出了较大获赔数额的让步,使自己应得的利益受到可能的损害。详情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寻
-
租期未满退房怎样规避违约金?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8第一,你提前中止合同构成违约,是要缴纳违约金,一般就是一个月第二,可以和你的房东协商下,要是能找到人来继续租下去,一般不会追究你违约责任的
-
房东租房合同如何避免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07房东订立租房合同避免责任可以约定免责条款,免责条款是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常被合同一方当事人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思要约以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使其发生法律效力。 有效的免责条款应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免责条款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免责条款不得侵害社会公益和第三人的利益,下列情形免责条款无效: 1.未向当事人提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