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中的自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5 02:00:31 406 人看过

自认作为民事诉讼里的一项基本制度,不同法系的国家或地区对于自认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台湾学者李学灯先生认为:自认通常是指,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与己的事实,于诉讼上陈述其为真实。或称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对他方当事人不利,而他方当事人在诉讼上做出承认此项事实的陈述,称之为诉讼上的自认。在我国,有些观点将自认当作是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提出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的确认或承认。

我认为自认应该是指,一方提出某种主张或者事实,另一方对此种主张或者事实予以承认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示承认的民事诉讼制度。自认在此种民事诉讼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证据的表现形式,而应该积极承认它的效力,即若一方当事人承认了对方当事人的提出的主张或事实,就应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的责任,拘束对方当事人以及影响法院判定的效力,具体而言这种效力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可以确定事实,免除举证

一方当事人做出自认的行为时,对于对方当事人的产生的影响就应该是免除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事实的举证责任。自认行为导致一方免除举证责任是合理的,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于某些事实和主张均予承认,这种事实和主张应该不需要再进行质证,当然要排除自认的一方非经个人自愿等情形。这在大陆法系国家有着普遍的共识。二、形成对对当事人的制约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会形成对当事人的制约。在做出自认行为之前,当事人应该认识到其行为将发生的效力,自认会对自身产生约束。在法庭上做出自认行为除法定情形外,当事人不得随意否认或撤销。由于自认会使得己方在某些事实上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一旦做出自认行为就不得随意否认。无论是二审程序还是再审程序都不得随意撤销或否定。同时,自认也对对方当事人产生约束。诉讼程序的进行可能会使得在某一阶段对自己有利的自认行为,向不利方向转化。此时,对方当事人也应受自认的制约,不能因不利而拒绝接受。三、自认形成对法院的约束,影响判决

自认制度最终还是要归于诉讼程序,归于法院的判决中体现,对法院形成约束是自诉制度的重要体现。一般认为,当事人已经承认的事实或主张,对于法院而言应该采信,体现在案件审理的最终结果中。同时,要理解和承认这种自认行为的效力不仅仅在一审程序中有效,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也应对法院产生约束力。但我认为,法院最终嘴自认的事实或主张采信与否应有自身的判断,不能只依照自认来形成判断。对于某些自认的事实与法院经庭审查明的事实存在区别或者相反时,法院要相信自身的调查,而非依照自认定案。法院可以不经过调查而依据当事人的自认判断或定案,这是一种选择的权利,而不能将这种约束力强制的加在诉讼程序中,法院也没有这种必须认可的义务。明显的错误或者显示公平等自认不应影响法院的最终判决。

自认的效力或者说是自认产生的约束力,无论是及于当事人还是法院,都不应该是绝对的,某些情形下,自认不应当产生约束的效力:

1、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作出的自认。自认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行为和制度,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做出诉讼行为,其做出的自认也必然不能产生约束的效力,应当及时排除影响。

2、身份关系的诉讼程序中,自认行为或制度不能适用。社会的公序良俗有赖于大众的公知,身份关系诉讼中若适用自认,往往会产生有悖于这种公知的结果,因而不能适用

3、法律规定法院须依职权调查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定情况也不能适用自认。例如,诉讼程序性规定成立要件的事项、当事人适格的事项等事项,当然的不可以自认代替。

4、共同诉讼过程中单独做出的自认,其效力不当然的及于其他共同诉讼人。但如果其他共同诉讼人已经给予授权或同意的意思表示,或者予以追认的自认可以不受前句约束。

5、自认的事实存在明显失真,或与已发生效力的司法文书中认定的事实有悖的,也不应该产生约束的效力。

前文已述,自认会对诉讼当事人双方产生约束力,自认一经做出即不能随意撤销或否定。但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利益体现的更为直接,当事人做出的任何行为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诉讼利益,有时会出现避重就轻、有选择的予以自认的情况出现,因而做出自认行为的当事人可能会撤销之前的自认行为。自认虽不能任意撤销,但以下情况可予以承认:1、自认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其所为的自认是违背事实的。2、违背自认行为人的主观意愿,由于受欺诈胁迫而做出的自认。3、对方当事人同意撤销的。4、代理人不经本人同意所为之自认行为。5、自认的事实或主张与法院经查明的事实相悖。

自认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体现最终当事人诉讼权利,维护程序正义,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应该有效应用自认制度,明确自认的条件、范围和法律效力,明确规定自认撤回的条件限制,增强自认规则的拘束力,充分发挥自认规则的程序功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3日 07: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民事纠纷中的民事证据如何整理?
    民事纠纷中的民事证据整理方式为:应迅速、及时地收集证据;注意证据的全面性;收集证据的进行不得有违法侵权等行为。民事诉讼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在大多说民众的眼里只要是无法解决的事前一般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但一般民事诉讼需要提供相当多充足的证据。这些证据都需要当事人进行收集来进行提供。一、民事诉讼中矩阵的特殊情况有哪些?虽然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应尽的义务,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同时又规定,在些情形下,对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强调收集。这些情形主要包括: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三是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勘验的证据。四是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证据。除了以上四种情形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外,其余情形都应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调查收集。二、法院开庭后判决书下来前法院由谁收集证据法院开庭后判决书下来前应当由起诉人收集证据,在证据充
    2023-04-11
    11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效果
    一、对方当事人无须举证,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二、约束法院,对于自认的事实法院必须予以认可。(涉及人身关系的除外)。自认可分为:1、纯粹的自认,也叫单纯的自认;2、附加限制的自认,即自认以后又附加一个条件;如上所举的例子,甲的自认就是一个附加限制的自认。但附加限制的自认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所加的限制,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自认相同;3、附加理由的自认,也叫附加理由的否认;如上所举的例子,甲的自认就是一个附加理由的自认。但附加理由的自认必须有证据证明自己所加的理由,否则后果与纯粹的自认相同;4、拟制的自认,当事人到庭。当事人到庭沉默不语或回答不知道,如果是应当知道或者亲身经历而回答不知道的,一般认定自认,除此之外,不认定自认。另外,当事人到庭,拒绝质证没有合理的理由的,也认为构成自认,不质证有正当理由的,对方当事人还应继续举证。5、拟制的自认,当事人不到庭。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看作对原告诉讼
    2023-04-17
    42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新证据的认定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一、被告是否一定要在15日内提供证据被告不是一定要15天内提供证据。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
    2023-03-11
    24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形式违法的证据;2、违反法定职权和程序所获得的证据,这是针对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而言的;3、以非法的手段或方式获取的证据,这主要是针对一般的民事主体而言的;4、毒树之果,即经由非法证据而获得的证据;5、虽然不属于上述情形,但是证据本身或者获取证据的手段、行为违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这类证据本身不具有非法性,但其法律后果与非法证据相同,因此,本文暂且把它归入非法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当当事人向法庭提交非法证据时,这就涉及到非法证据的审查问题,毫无疑问,对于非法证据的审查判断只能由法院进行,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由是谁来审查,而是由谁来启动审查程序,也就是说由谁来对非法证据提出审查请求。目前,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多见,理论上大致存在三种观点:1、是对非法证据审查程序的启动无需当事人申请,由法院依职权对非法进行审查。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三款
    2023-04-05
    13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关联性
    民事诉讼证据指依照民事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的关联性指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它是由这种事实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1.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2.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事实成立。一、婚内出轨证据怎么样才有效离婚出轨证据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1、证据需要具备客观真实性。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2、证据需要具备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内在的联系。3、证据需要具备合法性。二、单一证据指的是什么民事诉讼证据是指用来证明待证案件法律事实的客观材料,当案件只有一个证据时,此单一证据的认定对整个案件事实的确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单一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达到了法定的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方可认定。单一证据是以证据存在的数量
    2023-03-06
    14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是什么
    民事自认行为就是当事人对对方所提出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不予反驳的行为,也是表示认可的意思。对不利己事实自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网贷没还算合同诈骗吗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合同诈骗,即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一般情况下网贷不还不会构成诈骗罪,但是如果贷款者是以非法占有为目进行贷款,就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网络借款有以下情形就构成合同诈骗: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借贷合同;2、对于一些需要相关证明的金融机构,虚构了相关财产证明;3、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是说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谎称自己有能力还款的。总之
    2023-03-22
    475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8
      作为证据,需要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三个特征。只有证据材料同时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并且经过当庭质证的,才能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证据的认定标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9
      1、证据的分析判断。证据收集好之后,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证据进行具体的分析:证据是否有效;证据是否充分;证据是否周密;证据是否存在缺陷;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审视,可以发现证据上的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补充。 2、被告人的确定。 3、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请求的选择是建立在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来确定的,不同的法律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诉讼请求,所以诉讼请求要根据法律规定来具体确定。
    • 民诉中对证据效力的承认,够不构成自认?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
      1、对证据效力的承认不一定构成自认;证据有很多组,有各自的证明力;而自认是指对不利于你方事实的承认或者是认可对方的诉讼请求;因此对证据效力的承认不一定能够成自认;2、如果是关键证据,承认了证据的效力,对方的诉讼请求极有可能得到支持,这种情况下,应该有自认的效果。
    • 如何认定民事诉讼中的假证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3
      提供民事诉讼假证据的处罚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和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虚假证据有:虚假证人证言、虚假相关公章证据、伪造篡改的国家机关文件、虚假票据等。
    • 自认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1-09-05
      是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或诉讼请求的认可,自认之后除非自认的事项是虚假的且有相应的证据加以反证,否则当事人是不能反悔的。当然,有一些事实法律规定不允许自认,比如身份关系等。对于这方面如果还有疑问,请您咨询的律师们,他们会给您更为详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