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时,法院可以判决变更处理。根据相关规定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
过了行政处罚时效该如何处理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第七十八条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
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如何理解?
100人看过
-
明显不当的行政处罚是否可以被法院改变?
85人看过
-
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明显不当如何处理
54人看过
-
量刑建议有明显不当如何认定
18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明显不当如何认定
225人看过
-
行政处罚不当时法院如何处理
377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应如何理解?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9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是指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范围内作出了非常不合理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不当行为多发生在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定)的行政行为中。因为允许执法有可选择的幅度和范围,于是就产生合法但未必合理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不合理行使以自由裁量权为主要内容的职权,作出了行政行为。
-
如何进行行政复议中明显不当的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8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并且被奉为法律准则的公理。例如,民法中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开、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就是上升为法律的公理。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做出的正当决策。
-
行政诉讼明显不当提起的理由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5新《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对于什么是“明显不当”,学术界及司法实务界理解多不一致。 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显不当”是指行政行为不与法律文字规定相抵触但不符合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侧重于从客观结果上考察行政行为。在审查标准上,“明显不当”主要是指行政行为不符合比例原则、违反平等原则或缺乏正当程序。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信
-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呀?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4行政不当违反了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则,但是在实践及实际工作中确定衡量行政不当却比较困难。根据合理性原则,一般认为按以下标准进行衡量,对具体行政行为不当是有指导或帮助的。 1、正当性标准。即行政行为的作出符合正当的目的、动机。不是动机不纯、恶意行政。是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的。 2、正义性标准。即行政行为的作出符合正义的要求,并考虑相对人的主观认错态度和悔改表现,但不能显失公正。《产品质量法》第
-
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的详情谢谢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17根据相关法律,对于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如下畏据《行政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行政处罚明显不当,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相对于原法第54条第4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该条限定了只有行政处罚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才可以作变更判决,如果其他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不能适用变更判决,法院只能作出撤销判决。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