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企改制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担负国家经济监督重任的审计机关,如何维护好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正当利益,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企业改制审计的实践,就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机关的应对措施谈一些个人观点。
国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有所失真、失实,存在少报、漏报、低报、低估资产现象。二是企业改制方案申报、审批不完善。有的企业在设置改制方案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尽可能、尽大量满足于企业和个人。政府部门在审批方案时,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重点关注职工的安置,对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审查的较少。三是资产处置即转换、转让或出售有失公开、公平、合法。存在产权交易暗箱操作,管理层收购自买自卖,转移、侵吞国有资产行为。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应着力从四个方面加以应对。
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摸清企业家底
(一)对清产核资,一要审查其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的清产核资情况及核销的财产损失和不良资产是否报经有关部门批准。二要审查申报的清产核资情况是否真实。即是否存在少报、低报,隐瞒资产,如收入、应收账款收回、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土地、特许经营权、专利、资质等)、固定资产及对外投资等不入账,从而形成账外资金、资产。三要审查申报核销的财产损失和不良资产是否真实,有无存在多报、自行核销资产损失。
(二)对资产评估,一要审查改制企业是否由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二要审查评估报告是否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三要审查评估是否站在合法、合理、公正、公平的角度进行,认真履行其受托责任。是否存在对资产不评估、低价评估,如:有无低估、漏估无形资产(土地、特许经营权、专利、资质等)价值,造成无形资产流失;有无低估或少计固定资产价值,对房屋、土地等大宗不动产其增值部分是否予以考虑,应特别关注在建工程评估的真实性。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解决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权益
审查企业设置的改制方案,是否存在少报、低报,甚至漏报、不报资产;是否存在多报、扩大负债,有无隐瞒收益挂负债,有无任意扩大职工的敏感性债务,如:职工工资、社会保障金,及职工的安置费用、补偿金等;预留的改制费用是否合理、合法;属于关、停、解散的企业,合理分配后所剩余的资产、资金是否上缴财政;属于兼并、重组、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应得的股份有没有得到,应控股的有没有控股,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审查改制方案是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批准程序。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审查是否报经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审批;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审查是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为根本,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审查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的转换、转让或出售是否真实、公平,有无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审查转换、转让或出售过程是否公开、符合程序;二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借改革之机,侵吞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直接或间接转移到集体、私营企业或个人名下;三是审查改制企业有无逃废银行债务、抽逃资金、制造假账、私分和挪用公款以及乱花钱、物等,造成大量损失浪费;四是特别注重审查经营管理者自卖自买国有产权。审查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是否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审查经营管理者是否参与了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筹集收购的资金是否合法、有效等,是否存在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
以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为手段,解决企业改制审计工作中的困惑
面对繁重的企业改制审计工作任务,审计机关要合理整合审计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确保企业改制审计工作的圆满完成。一是在真实性审计的过程中,要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盘点;对应收、应付账款等债权、债务要进行详细审阅,查看有关资料、文件、会议纪要等,必要时进行函证、核对;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土地),要进行调查分析、走访、详细测算;对职工工资、福利、安置及补偿费等,要积极协调取得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配合,进行详实计算。二是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审计时,要协同纪检、监察、法院、财政等部门,对企业的资产处置进行全方位监督,严肃财经法纪,揭示、揭露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决查处利用改制之名,损害国家、企业、职工利益,侵吞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浪费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注重调查、分析、研究,从宏观上为政府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为国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热词:国企改制审计
-
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探析
84人看过
-
探析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
195人看过
-
中国企业从容应对贸易救济措施
199人看过
-
企业提高内部审计效果措施浅探
264人看过
-
规章制度制定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220人看过
-
教师编制中的政审问题及应对措施
450人看过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更多>
-
审计中对变动比率应采取什么措施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11、在实际审计工作当中,一般不能通过对审计事项的变动比率大小来判断进一步抽查的依据;2、应该先对所对比的期间的相关联事项进行联动对比和匹配进行比较;3、例如,如题所述的销售费用二级明细同比变动率超过10%,则应审核对应的销售收入数据,如发生的销售费用(二级科目项目)与相应的销售收入两者是联动变化的,那么,该费用变化率则属于非异常事项,无需投入针对性审计项目(如专项的原始凭证抽查)进行跟进;4、可见
-
我国在企业改制、改制、金融机构管理中对债权人利益有哪些保护措施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5在我国,金融在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和市场机制不健全,随着企业改制、破产等经济现象的大量出现,企业以各种各样的手段逃废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相当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债权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也无法得到保护。究其原因,我国在企业破产、改制、金融机构管理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存有缺陷是
-
国企改制后企业有探亲假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4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适当地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远居两地的探亲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
全面所有制企业改制措施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一)改制方案 改制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改制企业基本情况; 2、改制的目的以及必要性,改制目标以及可行性; 3、改制的方式及相应的资产重组方案(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非专利技术以及商标的处置方案); 4、债权债务处置方案; 5、参与改制其他投资方的基本情况; 6、改制后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注册资本、股权结构; 7、职工安置方案(含离退休人员及费用管理方案): 8、需要政府社会公共管理部门
-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处理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21.愿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其职工安置费可以以现金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难的,也可支付不低于20%的首期职工安置费,同时与职工本人签订剩余安置费的分期支付协议,支付期限最长可在5年左右,未付部分作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与此同时,职工与原企业的劳动关系自动解除。改制后的企业应与职工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受原劳动合同期限的限制。改制后企业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