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第三人发现已经生效的调解书部分或全部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做出该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过审理,第三人诉讼请求成立的,可改变或撤销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其诉讼请求。
另外,从法理上来讲,是否损害第三方利益需要法院经过审理后方可确认,根据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能不经审理主动撤销调解书。即使法院内部发现调解书错误,也应当通过再审程序予以撤销或改变调解书。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是法律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种之一。裁决书是仲裁庭或仲裁员根据经过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该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
调解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百零一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来说,调解书是不能告诉他到第三人的利益的,如果涉及到第三人利益,应由第三人同时来进行调解,
如果该调解书已经产生法律效,那么第三人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要求撤回该调解书,重新来进行调解或者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 当事人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
合同损害第三人利益是否有效
285人看过
-
协商和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第三人的利益。
443人看过
-
仲裁裁决第三人利益受到伤害怎么办
60人看过
-
侵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具有效力吗
341人看过
-
合同损害第三人权益如何做
466人看过
-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和构成要件
105人看过
-
损害了他人利益的离婚调解书,第三人可否申请再审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11.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申请再审.因此,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离婚的案件启动再审程序的法定理由是: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 2.在离婚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协议离婚,对财产分割和债权债务处理达成了一致意见,在符合离婚自由原则及的有关规定,协议内容也未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据该调解协议
-
调解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抗诉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9当然可以抗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
-
发现有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如何申请抗诉,申请书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4《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
-
-
高管损害第三人利益能直接起诉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5公司高管违法损害第三人利益是否可以直接起诉公司高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高管是以公司名义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当公司高管违法行为是通过公司名义实施的,如高管违法开除员工、高管侵吞公司资产导致公司无力发放货款等,这时是公司重大违法行为侵害了第三人利益,那么基于合同的相对性,第三人只能起诉公司,就其利益损失要求公司赔偿,而不能直接要求有责任的公司高管直接赔偿。 当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后,公司可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