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暴投诉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家暴投诉的途径和方式有:
1.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警;
2.拨打妇女维权热线12338;
3.申请当地民政妇联庇护;
4.申请法院人身保护令;
5.轻微矛盾,请村干部或家族长辈提前介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二、家庭暴力受害者如何保留证据
家庭暴力受害者如下保留证据:
1.在对方实施家庭暴力时,应及时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组织、庇护所及所在单位、组织进行制止、劝阻、调解,相应机构制作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
2.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询问笔录;
3.证人证言;
4.视听资料;
5.验伤报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遭遇家暴能起诉离婚吗
遭遇家暴能起诉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n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n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
投诉12320的途径有哪些?
145人看过
-
英国移民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481人看过
-
监督权的行使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145人看过
-
国家赔偿申请途径有哪些方式
405人看过
-
家庭暴力离婚还有哪些诉讼途径
90人看过
-
拆迁纠纷投诉途径有哪些方法
428人看过
-
赡养和扶养有哪些途径和方式?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8关于抚养或赡养的方式,我国《民法典》对此没有作出专门规定,只规定对不履行抚养或赡养义务的人,权利人有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权利。实践中抚养或赡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 1、共同生活抚养或赡养,即被抚养或赡养人与抚养或赡养义务人共同居住在一起,进行直接的抚养或赡养; 2、通过给付抚养或赡养费、探视、扶助等方式完成抚养义务。
-
继承遗产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0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继承遗产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继承这三种方式。当继承开始后,先看是否有遗赠抚养协议,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的,按协议办理;有遗嘱的,按遗嘱办理;没有遗赠抚养协议或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企业有哪些融资途径和方式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1一.分为两大类,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是传统的融资途径,主要就是借贷,包含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发行企业债券、典当、拆借、融资租赁等途径,此类融资需要还本付息。 股权融资,主要指上市、增资扩股、员工持股、私募股权等方式,不需要还本付息,只需要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分红即可。但需部分让渡企业的管理权。 二、企业主要有以下融资渠道: 1、企业融资渠道 2、直接融资 3、公开权益融资 4、上市融资 5
-
公司法的投诉途径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11:发生纠纷2:于厂家和商家协商协调(无法解决后执行以下)3:投诉消费者协会、12315、工商部门(登记、合适责任、备案、联系厂家和商家协调解决,附加:如无法达成共识、留档。让双方各自申诉)
-
职工自动离职的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5什么是自动离职?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劳办发[1994]48号)曾经明确,“自动离职”是指职工擅自离职的行为。即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如辞职未准擅自离职;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 劳动部办公厅 《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 劳办发[1994]48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