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身体有病紧急辞职可以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4 15:31:23 407 人看过

因身体有病紧急辞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急需辞职的,可以通过递交辞职申请并附病历报告,与老板或者直属上司沟通解决;领导拒绝的,应当在三十天后办理离职;坚持急辞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需要扣除部分工资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个人身体有病辞职可以马上走吗

生病后不能工作了,可以正常办理离职。可以立马走。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08: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因身体不适辞职有补偿吗
    员工身体不适而辞职,属于个人原因辞职,是不能要求经济补偿的。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一)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二)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三)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
    2023-03-23
    414人看过
  • 在职期间身体生病可以辞退员工吗
    一、在职期间身体生病可以辞退员工吗在职期间身体生病不可以辞退员工。根据劳动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员工生病被辞退怎么赔偿员工生病被辞退的赔偿: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2023-04-25
    331人看过
  • 因病辞职可以立刻走吗
    生病后不能工作,可以正常办理离职。也可以请病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一、请病假期间有工资吗?职工在病假期间仍然享有工资待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二、因为疫情不能上班请假条怎么写因为疫情不能上班请假条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2、称渭;3、请假原因;4、请假起止时间;5、祝颂语;6、请假人签名;7、请假时间。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三、职工医疗
    2023-02-16
    383人看过
  • 因病辞职可以立刻走吗
    生病后不能工作,可以正常办理离职。也可以请病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因病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因病辞职不给工资的解决方法如下:1.和老板协商2.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3.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4.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023-07-22
    435人看过
  • 怀孕了可以急辞职吗
    孕妇可以要求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除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孕妇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一、怎么解决合同期内辞职问题?合同期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法辞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可以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吗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可以的。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其他。三、还没到合同员工可以辞职吗算违约吗?不算。员工在合同期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不违约
    2023-03-14
    445人看过
  • 因为身体原因辞职算违约吗?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是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的。只要双方未签订培训协议,用人单位没有出资让劳动者参加专项技能培训的,不需要支付用人单位违约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分以下三种情况:1、正常辞职的情况。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提出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第31天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2、即时辞职,即所谓的快辞。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例如拖欠劳动者工资和未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3、劳动者违法辞职的情况。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如
    2023-06-22
    452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因身体有病紧急辞职可以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25
      身体有病不是法定随时解除合同理由,不能紧急辞职。
    • 因为身体原因提出辞职,有病例,可以提前离开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4
      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受提前通知的限制。
    • 累犯因身体多种急病可以判缓刑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4
      有身体疾病的累犯不可以判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累犯是不能判处缓刑的。如果确实有重大疾病可以在刑罚执行期间申请暂予监外执行或者保外就医。
    • 职业病急辞工可以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1
      职业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解除合同必须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职工经鉴定为职业病的,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但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等于解除合同有特权,依然要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所谓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
    • 紧急离职可以扣工资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5
      员工紧急离职不应该扣工资,但是员工应该对此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