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增多应引起重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6:31:44 484 人看过

今年以来,我院出现了5件超小额普通消费者维权案件,案件标的均不超过110元,3件追加当事人,2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周期长达6个月。为妥善应对可能大量出现的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我院分析了此类案件的特点,并在深入探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的基本特点

(一)诉讼标的额度极小,打斗气官司意图明显。五案件标的分别为4.9元、31.6元、62.9元、78元、104.6元。维权者皆为普通消费者,无一人是职业打假者或律师,均未向媒体爆料。

(二)被起诉对象多为区域内知名企业,诉因皆为虚假宣传。被起诉对象分别为区域内的大型知名企业。五案件均是诉称商家虚假宣传,或虚假宣传功能、或虚假宣传品质、来源地等。

(三)案件审理周期长,调解难度大。3件追加当事人,2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周期长达6个月。维权方坚持要求双倍赔偿,商家企业顾及商业信誉拒绝接受调解退款方案,五案件中,仅有一件调解结案,且调解结案后又再次就履行问题诉至法院。

(四)原告败诉多,反复起诉多。五案件中有四件原告败诉,均未上诉,其中2位原告分别在前一案件败诉后又就另一商品起诉另一商家虚假宣传。

二、原因分析

(一)逐渐形成的争讼社会文化是背景因素。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普及,中国社会文化已经从传统社会的无讼文化转变为争讼文化,在此背景下,再加之部分媒体追求轰动效果的报道,普通消费者也不考虑整体诉讼成本,为了所谓的不争馒头争口气,将部分琐碎细小纠纷也越来越倾向诉诸法院,希望法院给个输赢定断。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滞后是法律原因。1994年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但该法并未细化规定虚假宣传的行为要件。事实上上述五件案件中,涉案商家或多或少在宣传介绍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法院很难作出商家构成欺诈的认定,消费者对此意见非常大,案件很难调解结案。

(三)消协的纠纷解决分流功能弱化是重要原因。五案件中仅有一件原告到消协投诉,但消协表示不予受理,其余四案件原告方均未到消协请求处理,系直接到法院起诉,消费者对消协调处纠纷能力的认同度降低。

(四)诉讼收费标准的大幅降低是直接原因。根据新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的诉讼费用只有50元,此时,消费者在交50元钱和打赢一场官司争一口气之间,基于诉讼成本和诉讼收益(精神收益)之间的衡量,就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进行诉讼。

三、对策建议

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可能由于它的判例效应引发更多的类似案件,将大幅度地增加法院的审判压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妥善应对可能大量出现的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超小额维权者理性维权的舆论引导。深入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在全社会倡导、营造、树立和为贵的社会文化,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通过加强与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系,确立超小额维权案件的正确宣传报道方向,避免潜在超小额维权消费者从众跟风现象的出现。

(二)建议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立法明确规定虚假宣传的行为要件,按照商品类别、宣传方式规定不同类商品、不同类宣传方式的宣传达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欺诈及误导,为法官提供明确、细化的裁断依据,为消费者识别虚假宣传提供客观的、可供准确参考的依据,使消费者自认为构成虚假宣传而实际上根本不构成的纠纷不再进入法院。

(三)完善强化消协纠纷解决分流功能。消协要解决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瓶颈,提升纠纷调处人员的业务素质。法院要创新指导方法,通过举办消协人员专项业务培训、个案指导、例会指导、特邀陪审、旁听审案、审核消协调解协议等方式加强消协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要改革审判方式,探索建立对消协调解协议效力的确认程序,经判决或经审查按照消协调解协议内容出具调解书,发挥支付令功能,对当事人持人民调解协议申请支付令并符合法定条件的,发出支付令。

(四)努力完善超小额维权案件的全程调解机制和商事速裁机制。不断完善超小额消费者维权案件的诉前劝导、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机制,尽快实现案结事了,商家企业可在调解协议书中载明保密条款消除接受调解的顾虑。通过加快送达程序、简化传唤方式、简化裁判文书制作、做好庭前准备等措施,采用简便快捷的方式使案件及时结案,从而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资源。

(五)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着力加大宣传,强化企业对诚信宣传的认知度,要健全诚信宣传的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工商、质检、法院等部门可联合建立企业诚信宣传档案,将企业的各种荣誉和不良宣传行为等全部记录在案,依据失信程度确定诚信宣传等级采取相匹配的处罚措施,并定期向大众媒体公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16: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电视购物被欺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电视购物被欺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综上,承担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的主体和条件具体如下:首先,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产品销售者”。其次,若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明知或应知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与广告主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再次,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最后,若有社会组织在虚假
    2023-04-13
    150人看过
  • 消费者起诉维权费用
    财产案件不满1000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000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纳50到1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申请执行案件,执行金额或者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超过50万元的部分,按0.1%交纳。申请诉讼保全措施,保全财产的金额或者价额不满1000元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的金额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收费标准计算交纳;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差旅费和误工补贴费,由
    2023-03-29
    69人看过
  • 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
    各级政府对消协履职应予经费支持根据新《消法》,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履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等8项公益性职责。新《消法》将消费者协会的性质由社会团体改为社会组织,重新界定了消费者协会的组织性质。通过充实消费者协会的力量,进一步发挥组织力量帮助消费者维权,维权效率将大为提高。新《消法》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中消协秘书长认为,国家为消费者协会拨付专门经费,实际上是以税收分配为每位消费者支付了保护费用,用消费者的钱为消费者办事,不会影响消费者协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举证责任倒置部分商品争议由消费者举证改为由商家举证新《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
    2023-05-01
    406人看过
  • 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超支应引起重视
    作者:贾宁王瑞…2010-12-1415:34:18来源:山西省临汾市审计局多年来,虽然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一定程度遏制了公务费接待浪费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审计过程中仍发现存在实际业务招待费支出普遍超标准及挤占项目资金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是相关政策出台较早,标准相对滞后,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比如,有些部门间跨地域行政业务交流活动增多,部分单位的工作性质特殊,需上级主管、政府等部门的监督指导,招待费用明显增加;二是约束力不强,混用资金,界限不清。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和项目经费支出控制不严,认为资金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单位手中,随意将招待费支出挤入项目经费中列支;三是招待费标准不明确,核算科目不统一。有些单位将招待所发生的饭费、食品、香烟、水果、外出考察等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没有统一规范,将其全部列入公务费科目。为此,笔者建议:上级
    2023-04-24
    200人看过
  • 消费者侵害其他消费者权益应该怎么维权
    (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二)、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1.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2.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3.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4.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三)、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
    2023-04-18
    169人看过
  • 消费者维权多久退货
    对于普通途径的销售商品,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可以在收货后7日内要求退货。对于网络等途径销售商品的,消费者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一、消费者维权的证据有哪些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2、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2023-03-02
    369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手机维修引起的消费者维权法律上应该怎么处理?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一般屏幕维修过后,屏幕显示都可能较原来显示有细微差别,一般发黄(非严重色差)属于正常范围,你要求话可以进行退修,但要跟维修人员协商。
    • 超市消费者如何维权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6
      1、首付责任制 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一旦生产经营者接到消费者要求赔偿的,应该实行首付责任制,先进行赔付,不能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在赔偿后是有权利向生产者进行追偿的;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对于在经销商购买食品、餐饮店消费的,无论是经营者责任还是生产者的责任,消费者都是有权利直接向经营者提出赔偿的。 首付责任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及时获得赔偿
    • 被经营者虚假宣传引起的消费维权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5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如果涉及本款规定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首先应当看消费者接受商品或服务是否在六个月内,如果在六个月内的,则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否则,经营者可以此为抗辩,不承担举证责任。
    • 商家消极拖延电视维修消费者如何维权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2
      商家消极拖延电视维修超过60日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场换同型号产品。根据法律规定,只要购买的电视在三包有效期内,因生产者未按合同或者协议提供零配件,延误维修时间,自送修之日起超过60日仍未修好的,修理者应在修理记录中注明,凭此据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家用视听商品。相关法律可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
    • 消费者应该怎样维权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6
      消费者维权方法: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购买前了解商品属性。对于商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原材料、结构、合格证,出厂日期、消费期限、使用说明、售后服务等有关商品自身的情况以及商标、厂家、生产地、经销者等关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情况应尽可能地了解。 3、保存购买凭证。购买后应尽可能要求销售者出具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