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与合同诈骗罪等犯罪行为能否共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8:11:40 422 人看过

表见代理与合同两者不能共存的。行为人虚构事实、伪造证件与签订合同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就是为了能够成功签订合同,实为一个法律行为,对同一个行为在民事和刑事上做出完全不同的法律判断,是十分不合常理的。

一、何为表见代理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可见,表见代理有如下构成要素:

一是没有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

二是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即有行为人有代理权的外观。除此之外,理论上对于是否需要被代理人的过错以及相对人无过错作为构成要件存有争议。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七十一条【无权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二条【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6: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合同诈骗罪和表见代理的区别是什么
    在展开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明晰两个概念:欺诈行为和表见代理。前者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意图,以此获得不当财产或者其他利益;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代表本人作出某些民事行为,试图在本人与第三方之间建立起某种权利和义务关系。首先,从行为人的动机来看,欺诈行为人的目的往往是出于恶意,他们的行为旨在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相比之下,表见代理人的行为动机则是为了代替本人进行民事行为,他们的初衷是在本人与第三方之间建立起一种合法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次,从行为方式上看,欺诈行为人通常会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及假冒他人名义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表见代理则是以本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一。最后,从产生的后果来看,欺诈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往往由行为人自身承担。然而,表见代理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却需要由本人(也就是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则需对该行为负有连带责任
    2024-05-08
    495人看过
  • 单位是否能够成为合同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人?
    单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单位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同意,以单位名义利用合同骗取别人财产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默许或指导单位在对外交流中的合同诈骗;2、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者基本归单位所有,如支付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者开展其他经济活动,或者开展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单位能否构成诈骗罪主体?单位不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金融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3-07-18
    249人看过
  • 借钱不还是否等同于诈骗犯罪行为
    一、借钱不还是否等同于诈骗犯罪行为借钱不还不一定算诈骗,具体原因如下: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首先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最初借钱的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就没有打算还钱,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2.如果最初借钱的目的不是为了非法占有,只是客观没有偿还能力,就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同时还要具备数额较大,数额小的不会构成。二、欠钱不还起诉申请书模板是怎样的起诉申请书内容应包含有:1.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以及电话号码。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如请求债务人偿还本金及利息。3.有事实和理由;比如某年某月某日,被告因何原因向原告某某借款多少,立下欠条为证约定某年某月某日偿还,借款期满被告一直拒绝还款,双方多次交涉无果,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
    2023-12-22
    168人看过
  • 表见代理是否构成诈骗
    表见代理本身不是诈骗,但是表见代理人可能会构成诈骗。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由于本人的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表见代理相关报纸有代理权的表象,而与善意第三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表见代理实质上是无权代理,是广义无权代理的一种。若无权代理行为均由被代理人追认决定其效力的话,会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害,因此,在表见的情形之下,规定由被代理人承担表见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更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并以此加强代理制度的可信度。一、表见代理的概念是什么所谓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但是实施了代理行为,使得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进而与其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就是产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虽然本质上是无权代理,但是发生有权代理的效果。实践中也有可能表现代理人超越代理权实施代理行为、代理权终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等。二、
    2023-06-24
    340人看过
  • 探讨表见代理和合同诈骗罪之间的联系
    表见代理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为前者被包含于后者的关系。假如表见代理与合同诈骗罪能够共存,可以推导出,若是表见代理的话,合同有效,应有被代理人向性对人承担责任,那最后的受害者就是被代理人而非相对人,此时从刑法上应该定性为盗窃罪或者侵占罪,如此就与合同诈骗罪相矛盾。表见代理与诈骗罪是有所不同的,两者的目的主要目的虽然都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是两种行为所实施的主体是有所不同的。表见代理和犯罪有没有关系表见代理是民事纠纷,一般表见代理和犯罪没有关系。(一)表见代理的一般特征表现为:1、无代理权人须以本人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和法律意义之行为,即出示能够证明自己具有代理权的授权书或声称代理本人的行为。当然这里的授权书是不真实的,否则就构成有权代理。2、无代理权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有的学者认为无权代理人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他人办理事务一般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故不具有成立表
    2023-07-11
    158人看过
  • 关于表见代理与犯罪的问题
    第一类合同效力的认定在学界和实务界没有争议。第二类合同可能会涉及到表见代理,表见代理与犯罪能否同时成立?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分歧很大。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类合同作进一步分柝。(1)、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三个构成要件:一是无权代理人没有获得本人的授权;二是无权代理人同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即行为人具有有代理权的客观表象;三是相对人主观上善意且无过错。所谓“相对人善意且无过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相对人相信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行为属于代理权限内的行为。第二,相对人并无过错,即相对人已尽了充分的注意,仍无法否认行为人的代理权。一般而言,代理之相对人应对代理人有无代理权加以慎重地审查。如相对人因轻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为之,或者因疏忽大意而未对行为人的代理资格或代理权进行审查而相信行为人的代理权,不能成立表见代理,即本人对此不负授权人
    2023-03-15
    330人看过
  • 探究一辆汽车引起的职务侵占罪合同诈骗罪与表见代理
    一、提出疑点胡某向当地某汽车品牌4S店购买家用轿车,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该4S店的副总王某,王某承诺,通过其购车不仅有返点优惠,而且售后服务也有保障,但有几个要求,一是需一次性付清全款,二是需将购车款打入王某个人的银行账户。为了获取胡某信任,王某出具一份书面证明,证明该个人银行账户实为公司现金账户,只是账户名为王某本人,证明书上还盖有4S店的公章。胡某考虑到该4S店在当地汽车市场中颇具影响,《汽车预订单》、授权书与证明书上也都盖有4S店的公章,且之前也有多人如此操作顺利提车,于是放心地与王某签订了合同并将全款汇入其个人账户。等到约定提车的日子,胡某接到4S电话,得知购车款竟仍未到账,询问后才得知副总王某已经失联。事后,该4S店表示,胡某不能提车,因其购车款并未打入公司账户,且副总王某的授权书系伪造,案件已移交公安处理。二、梳理焦点上述事件既涉及民事领域,也涉及刑事领域,是典型的刑民交叉案件,
    2023-06-23
    304人看过
  • 表见代理引发的诈骗罪怎么办
    一、表见代理引发的诈骗罪怎么办可以保存好相应的证据然后去犯罪行为所在地公安机关或者拨打110报警处理。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
    2024-01-25
    435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具有怎样的共同犯罪表现
    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标准如下:1、保证人明知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一种帮助行为,应当承担共犯的罪责;2、保证人不知道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为行为人提供担保,不具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名义被冒用者明知行为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提供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实际上起到帮助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作用,一般来说构成共同犯罪,应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一、集资诈骗中的中间人可以有连带责任吗?集资诈骗中的中间人不会承担连带责任。集资诈骗中的中间人是指明知行为人实施集资诈骗行为而为其提供帮助的人,一般为从犯。从犯可以按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是不承担连带责任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盗用公章的后果有哪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分为三种:
    2023-04-04
    263人看过
  • 合同无效存在表见代理吗
    合同无效不存在表见代理。表见代理的后果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使合同有效。那么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当然就不存在表见代理了。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因此被确认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2024-05-16
    361人看过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认定敲诈案中的共同犯罪:1、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2、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3、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敲诈勒索的故意;4、各共同敲诈勒索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一、如何区别共犯和从犯犯罪就实施的人数而言,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称为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要求是:1.主体必须为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2。必须有二人以上共同的犯罪行为。3.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由于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二、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如何认定的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并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共同
    2023-06-28
    491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
    对第一个问题,当前,我国多数学者以及司法实务中均认为,共同实行犯不存在既遂犯与未遂犯并存,笔者在此不论。对第二个问题,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理解存在分歧,主要是:在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场合,是否要求以有效阻止共同行为之实行,或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为其构成中止犯的必备要件。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关系,决定了部分行为人中止犯罪时,应有效防止共犯行为的实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德国学者耶*克在讨论共同犯罪的中止时指出:共同正犯者只有排除自己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效果,或者阻止行为既遂的,始不可罚;既遂行为里,完全不能含有他与已经实施的整个行为有因果联系的任何内容。”对此学说,理论上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设置中止犯的一个主要根据是,在刑事政策意义上给犯罪人架设后退的黄金桥”,鼓励犯罪人及时退出犯罪,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在共同犯罪中,要满足中止的条件却不容易,因为
    2023-06-03
    10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能够定性为行政合同诈骗罪吗
    合同诈骗罪是不包括行政合同的。合同诈骗罪,一般签订的是民事合同,财产受损害的主体一般为公司或者自然人。行政合同的一方主体为行政机关,所以一般不包括行政合同。一、抢劫罪的定罪需要满足哪些要件抢劫罪的定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一般财产,如金钱、物品等,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等特殊物品;2、客观上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产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无法抗拒,而获得大量财产;3、主体为一般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主体;4、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二、行政诉讼的案由有哪些?1、行政诉讼案件的案由主要分为三种:作为类案件、不作为类案件、行政赔偿类案件。2、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3、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包括: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不履行行政合同义务,不履行登记法定职责等。4.
    2023-06-20
    461人看过
  • 共同行为能否是过失犯罪?
    共同犯罪不可以是过失犯罪。必须是两人以上的故意犯罪,而且对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必须是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民事过失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过失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1、主体条件。过失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而且各行为人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或一个由刑事责任能力和一个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不可能构成过失共同犯罪,这一点实事上同共同故意犯罪完全相同。2、二人以上的行为人都有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且该共同过失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二人以上的行为方式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也可以是作为和不作为的结合。在各行为人之间存在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是过失共同犯罪成立的客观基础,共同过失行为是指在共同犯
    2023-04-10
    18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合同诈骗罪与表见代理之共存指的是哪些意思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9
      表见代理制度属于民事强行法规定,这一规定的法律效果会影响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比如对方谅解了,可以从轻处罚
    • 合同诈骗罪与犯罪行为是否一样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属于一般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都可以作为犯罪主体,所以单位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呢合同诈骗罪的常见行为表现为哪些呢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8
      欺诈是指当事人一方故意制造假相或隐瞒事实真相,欺骗对方,诱使对方形成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立劳动合同。欺诈的种类很多,包括: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等等。 合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
    • 犯罪行为与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联系与处理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5
      我国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犯了罪又应当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判什么刑。关于刑法规定的这些有关犯罪的案件,一旦发生了,要找哪些部门告状,怎样告状,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如何请律师,哪些案件当事人可以自己到司法机关告状,哪些案件则是由有关的司法机关直接调查办案,公安机关如何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侦查、审判如何进行法律监督,法院又如何对这些有关犯罪的案件进行审理以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这些司法机
    • 表见代理与合同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31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罪的本质是行为人通过欺骗方式与相对人签订合同,从而企图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换言之签订合同只是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骗取相对人的财物。相比较上述的职务侵占罪,本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更大、社会危害性更深,不仅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还侵犯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破坏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 基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