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去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按照突出综治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平安的思路,坚持把基层党建和综治维稳工作有效对接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党建带平安,以平安促党建的工作局面。目前,全市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广大基层党员争当综治先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全市社会大局的持续平安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的精神,在全市周密部署开展党员争先锋,党建促平安活动。去年6月,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的意见》,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建平安、促和谐的积极性。
一年来,按照大党建、大综治的要求,长沙市委常委会议定期专题研究综治维稳工作,从组织领导、工作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党组织倾斜。全市各级党组织都成立了党员争先锋,党建促平安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职专责,班子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全体党员以身作则。去年以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与居住地所在基层党组织的平安建设,先后6次深入街道工委、社区支部和居民小组专题调研综治维稳工作,为基层居民群众解决安心、安居、安全问题达60多个。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每月都抽出一天时间专门接待来访群众,协调解决信访工作的突出问题。
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形成了齐抓共管促平安的工作局面。
在经费保障上,长沙市加大了对基层党组织履行综治维稳职责的经费投入力度。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工作经费,区县(市)、街道(乡镇)配套安排每名社区党员30元的工作经费。从去年开始,全市社区(村)工作经费增幅为30%,区县(市)和街道(乡镇)两级增幅为40%至50%。在狠抓落实上,形成了奖罚分明的兑现机制。全市逐级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综治维稳工作实绩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管理监督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三年综治考评保持在市级红旗行列的乡镇(街道),其主要领导在该乡镇(街道)连续任职三年以上的,按照干部管理条例的规定条件和程序优先提拔使用。去年,有2个街道(乡镇)的党委书记得到提拔,有37名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提拔为正职,有5个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因工作不力被调整。同时,市综治委对9家基层单位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对7家基层单位实行黄牌警告,对15家基层单位实行挂牌整治,直接影响16家单位共96项综合性荣誉评选和48名干部的晋职晋级和评先评优。
长沙市坚持把支部建在综治维稳一线,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去年以来,在全市1000余个工程项目中建立了党支部,组建了上万人的综治维稳力量,解决了重建设轻综治的问题;把支部建在物业上,在全市300多个物业公司中建立了党支部,发动党员物业管理人员参与综治维稳工作;把支部建在行业上,在全市出租车、公交、环卫、邮政等行业中建立党支部,组建了近万党员参与的专(兼)职平安志愿者队伍,发挥其全天候、进栋入户的特殊治安防控作用;把支部建在社会组织上,把大批的流动党员吸纳到综治维稳工作中;把支部建在巡防队伍上,在全市2116个社区(村)治安巡防站(点)上建立党员先锋岗,激发4000余专业巡防队员的工作热情。
在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社区(村)全面构建了三大网络:即以各社区(村)党支部为龙头、小区党小组、楼栋党员参与的基层综治组织工作网络;以社区(村)为单位,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社区(村)调委会具体负责,退休老党员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调解网络;以街道(乡镇)党(工)委、辖区派出所、社区(村)党支部、社区(村)党员义务巡防队分工协作的打防结合工作网络。目前,各社区(村)都建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袖章、义务巡防、邻里纠纷调解和治安信息员四支群防群治队伍,人数总计超过了10万人。
长沙市在加强党建促平安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在平安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市利用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平台,在基层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24623人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利用面向群众、熟悉情况、获取信息及时的优势,注重培养各类调解能手,去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800余起。涌现了以天心区学院街龙珠英人民调解室为代表的一大批用党员调解能手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8人看过
-
在城市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哪些
414人看过
-
基层群众自治—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169人看过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96人看过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特别法人吗?
476人看过
-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基层群众自治
166人看过
调解纠纷的方式如下:1、调解纠纷前,应当充分了解纠纷产生的缘由,以及纠纷的争议焦点;2、调解纠纷应当做好居中第三方的责任,不能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应当做到客观公正;3、调解纠纷要能够提出解决纠纷的方案,使双方当事人都能够接受;4、调解纠纷,... 更多>
-
人口和基层群众自治的定义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4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是指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务纳入村民自治,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发挥计生协生力军作用,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基层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使基层的人口计生工作逐步走上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路子。
-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03在城市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是指中国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或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与群众直接联系的组织,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按照居住地区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
-
业主大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性质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8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一概念,在我国制宪史上首次见于1982年宪法。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根据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4]的规定,以及现行宪法实施以来我国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的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城乡居民(村民)一定的居
-
对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应当如何加强对现有的基层安监队伍的管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基层安监队伍是直面问题的前线部队,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基层队伍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将直接关系到安监工作的成效。目前,区县级基层安监部门是多数中小企业的直接监管者,由于组建时间短,体制不健全,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机构编制不足,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设备不配套等问题。所以要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必须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体制入手。一是理顺监管机制,加强执法。目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怎么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村委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民陪审员法第四条第三款中规定,人民陪审员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因审判活动需要,部分人民陪审员可以通过个人申请或者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推荐的方式产生。在个人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予以盖章确认有关事项时,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