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4日,上海黄埔区仲裁接待了来自上海女人春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14名员工,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及未提前一个月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支付一个月应当提前通知期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仲裁部门即立案受理并组成合议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员工称他们是从上海市几家知名招聘网站获知该公司的招聘信息,经面试收到聘用通知书才进公司工作。并在面试时确定了岗位和工资标准待遇。但刚过月半就突然被解雇。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签订。而公司方则称公司目前尚未正常运作,招聘系公司某管理人员个人擅自行为,未经公司授权,因此对任用者不予认可。且辞退时对每位员工已发了津贴予以补偿。双方各执一词。
仲裁委在查实情况的过程中,边了解情况边做双方的法律宣传工作及调解工作,11月18日正式开庭审理,经审理查明虽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应当认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保护。经仲裁委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企业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支付员工未足额支付的工资及相应的法律规定的补偿费用。
仲裁委从受理此案到处理完毕只用了短暂的两周时间,在时间上的快速处理极大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实施的调解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对社会的稳定,劳动关系的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件争议案虽已解决,但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使人深思,在建立和谐社会、法制社会的今天,部分企业仍漠视法律法规,不规范企业用工,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如此下去最终受到法律惩罚的还是企业自己。在这也给劳动者们提个醒,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主张法律赋予的权力在履行劳动义务的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明建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凭据、考勤卡等,以便为以后产生争议维权提供条件。
-
劳动合同法解读:劳动合同法是否保护企业利益
217人看过
-
解读企业规避新劳动合同法的花招
156人看过
-
企业忙着“研读”劳动合同法
447人看过
-
如何从企业角度解读《劳动合同法》
248人看过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解读)
80人看过
-
政策法规:新《劳动合同法》解读
307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对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解读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2对于劳动合同法第33条解读,根据本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一方当事人发生变化后的劳动合同的履行问题,在实践中存在这种情况,有些企业、公司或者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因更改了名称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而拒绝履行劳动合同,还有的用人单位也借口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而拒绝履行劳动合同。这是法律所
-
劳动合同法企业年假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51.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
-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及解读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 (一)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四)试用期应当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劳动合同法对年休假规定如何解读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
一图读懂劳动合同法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4《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但在司法实务当中,用人单位的败诉率仍然居高不下。 纠其根源,还是用人单位在法律风险的把控上出了问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重视制度建设,平时不重视证据的收集与保留,导致用人单位在处理劳动纠纷时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我们认为要做好劳动用工管理,一方面,要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风险管理,在前期预防和个案处理上,专业律师团队可以提供完备的服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