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区别在于概念和所享有的权利。被告,指的是在民事案件中,原告认为其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在起诉状中列为被告的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由该诉讼中的原告或者被告引进后主张独立的利益,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辅助该诉讼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参加人,第三人又分为有独立请求权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一、反诉提起的条件
反诉是诉的一种表现形式,反诉的提起不仅要具备诉的一般要件外,还要具备提起反诉的特殊要件。
(一)反诉提起的一般要件
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提起反诉首先要具备提起诉讼的一般要件。
2.反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不能认为本诉在诉讼时效之内,反诉也自然在诉讼时效之内,本诉超过诉讼时效,反诉不一定就超过诉讼时效。反诉作为独立的诉,应该符合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2]。
(二)反诉提起的特殊条件
1.反诉提起的对象必须是本诉的原告
反诉的原告只能是本诉的被告,反诉的被告只能是本诉的原告,如果本诉被告针对案外第三人提起诉讼或者案外第三人针对本诉原告的提起的诉讼,都是与本诉无关的独立诉讼,都不能称为反诉。至于反诉提起对象是不是包括本诉中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理论解一些学者将其列为反诉提起对象,我认为独立第三人不应成为反诉提起的对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而参加诉讼的人。其提起诉讼是依据其有独立请求权向原、被告双方提起的,不同于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的反诉,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提起的诉讼只能是一个独立的诉讼,不能将其称为反诉。
2.反诉与本诉具有牵连性
关于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一般认为,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表现为: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或诉讼标的)或诉讼理由(或攻击防御方法)是基于同一实体法律关系或同一案件事实、本诉与反诉的诉讼请求互不相容但属于同一目的、诉讼请求属于同一种类可以互相抵消等。
(1)反诉与本诉是否应具有牵连性,我国理论届对此没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反诉的关联性也没有提及,有的学者否认反诉应当与本诉具有关联性。我认为,如果不要求反诉与本诉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将会使反诉的范围限定的过于宽泛,很容易导致当事人滥用诉权,提起一些与本诉无关的诉讼作为反诉,以对抗对方的诉讼请求,拖延本诉的诉讼时间。故应当将反诉与本诉的具有牵连关系作为反诉提起的一个条件。
反诉和本诉的牵连关系有狭义联系说和广义联系说两种观点。狭义联系说认为,反诉和本诉的牵连关系主要指事实和法律上的牵连关系,大多数学者持狭义说。事实上的牵连关系是指反诉的诉讼请求和本诉是基于同一事实依据而提出;法律上的牵连关系是指本诉和反诉的提出有法律上的牵连。广义联系说认为,对于反诉和本诉之间所必须具有的牵连性,显然应从提起反诉是否可能对本诉请求的抵消、吞并或排斥这方面去把握,即应从提起反诉的客观效果进行甄别,而不能机械地理解并一味地追求二者之间必须具有事实或法律上的联系。
二、债权转让合同纠纷中追加转让方为第三人可以吗
民事诉讼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原告、被告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确定转让方是否能够追加为第三人时,第三人需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对原告、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请求权,或者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2、必须在诉讼开始后,案件审理终结前,参加诉讼。3、第三人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当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的转让方满足上述条件时,即其参加诉讼可能出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可追加其为第三人。
-
民事诉讼中,第二被告和第一被告的区别
497人看过
-
第一被起诉人和第二被起诉人怎么分
385人看过
-
案件第三人可作为原告起诉被告吗
92人看过
-
第三人的诉讼请求能起诉原告吗
302人看过
-
第一次起诉离婚和第二次起诉离婚有区别吗
65人看过
-
被告与第三人的关系与区别
299人看过
债权转让也叫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享有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债权转让是债的关系主体变更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情况下,通过协议将债的关系中的债权人进行变更。... 更多>
-
起诉 和 诉讼 的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01、起诉俗称立案,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开端,没有起诉,这两种诉讼均不能被提起; 2、民事诉讼俗称打官司,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冲突,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由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其他案件,在诉讼和审理过程中,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当事人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
-
原告和被告分别在哪里起诉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8你的问题涉及到民事案件管辖权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管辖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原则。你可以在被告的户籍所在地起诉,也可以在其经常居住地起诉。至于选择在哪个法院起诉,你可以本着方便诉讼的原则进行选择。若你想在其经常居住地起诉,需要出具其在该地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据,比如房产证、租房合同或协议、暂住证等证据,若其主张管辖权异议,其需要提交相关证据且法院会审查是否成立。
-
被起诉方和离婚起诉方有区别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07起诉方就是原告,被起诉方就是被告。从审理过程到结果来说没有什么区别,法院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审判处理的,不会因为是起诉方就有什么特权的。双方都可以举证并主张自己的权益和观点。只是在心理层面上,有细微的不同,起诉方可能是显得更主动,更想脱离婚姻,而被起诉方处于被动。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
仲裁和起诉的区别是什么,仲裁和起诉的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9-03根据你问的申请仲裁和起诉的区别如下: 诉讼与仲裁虽然都是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法律形式,但是有显著的区别: 一是管辖权的取得不同。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只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而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则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即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二是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诉讼案件的审判庭由法院指定,不能
-
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第三被告的区别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4-04-18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第三被告的区别是:1、争议的诉讼标不同。必要共同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第三人与本诉的标的不是共同的;2、诉讼地位不同。共同被告都是被告的地位;第三人在诉讼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3、参诉方式不同。共同被告是因为被诉而加入到诉讼;第三人是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