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的劳动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因劳动合同争议引发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
2.劳动报酬引发的纠纷。主要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劳动报酬所发生的争议,如工资核算标准与发放、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或违规扣发。
3.由于休息休假引发的纠纷等。
4.因缴纳社保引发的纠纷。用人单位依法应当为员工缴纳五险,未参加社会保险,尤其是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发生工伤后会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
常见的保险欺诈形式有哪些?
1、先出险再投保。正常情况下,购买保险是为了弥补未来可能发生的某些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购买保险的时间必须早于出险时间。但部分投机取巧者在遭受损失后才后悔没有及时投保,于是想在出险后投保,通过谎报出险时间,将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
2、隐瞒危险。一般说来,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了解程度强于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是否存在危险也是心中有数。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被动机不纯的人所利用。比如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已患有严重疾病,却故意隐瞒病情投保;财产保险的标的已处于危险之中,在投保时却隐瞒实情。
3、虚构标的。就是为根本就不存在或不具有保险价值的标的投保,比如人身保险中为死人投保;财产保险中通过伪造文件、与保险业务员串通等手段为已经报废的车辆投保。
4、重复投保,一险多赔。在财产保险中,损失补偿原则是基本原则之一。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补偿经济损失,但消费者不会因为保险而获得额外利益。然而为了获得超额赔偿,有人有可能同时在多家保险公司为同一保险标的投保,保险金额明显超过标的的保险价值,并隐瞒保险标的的真实投保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动漫形象侵权纠纷案分析
267人看过
-
医疗纠纷现象分析与解决策略
178人看过
-
超载现象分析
117人看过
-
退保现象的分析
244人看过
-
单独二胎现象分析
391人看过
-
【劳动合同纠纷】警惕劳动合同咋“被填空”了现象
493人看过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
劳动纠纷课件要怎么分析?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9起诉状有:劳动争议起诉状(争议)和民事起诉状(纠纷)。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纠纷)。 劳动者(打工者)维权,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光有双方盖章签字的劳动合同也未必有劳动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就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案由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合同关系,案由劳动合同纠纷)。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
-
劳动纠纷课件要怎样分析?劳动纠纷有什么内容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9起诉状有:劳动争议起诉状(争议)和民事起诉状(纠纷)。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纠纷)。 劳动者(打工者)维权,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光有双方盖章签字的劳动合同也未必有劳动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就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有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案由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未用工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合同关系,案由劳动合同纠纷)。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
-
劳动纠纷调解联系对象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7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以下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这些组织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由全体职工推选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选的人员担任。
-
关于劳动纠纷的案例解析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4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则一年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一倍工资作为赔偿。假设你上班六个月,则公司还需支付你六个月工资作为赔偿。未缴纳保险则要给你缴纳保险。 二、未按时发放工资也可以要求赔偿 三、法定假日没有工资,关键看是否是计件还是计时工资。 四、加班当然要发加班费。 五、知道自己权益被侵害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在60日内提起劳动仲裁。 建议您尽快与我联系,我将结合您所提供的相关证据为您出
-
房产纠纷现象扫描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1房产纠纷是一直困扰着房地产业的顽疾,仔细分析纠纷缘由,业内人士认为,主要集中在入住阶段,入住以后的面积问题、质量问题、改动规划、物业管理纠纷以及产权证的迟滞办理等纠纷日趋增多。而入住前纠纷反映比较普遍的是定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