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补偿哺乳公司的裁员
如果雇主被非法解雇,可以要求15个月的补偿(一年支付2个月的标准)
II。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在怀孕、分娩、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规定,第四条女职工在怀孕、分娩、哺乳期间,不得减少基本工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哺乳等原因解雇女员工,单方面终止劳动(雇佣)合同或服务协议,除非女员工要求终止劳动(雇佣)合同或服务协议
女员工劳动保护条例第9条:对于婴儿不满一岁的女员工,其所在单位应在每班工作时间内进行两次母乳喂养(包括人工喂养),每次30分钟。对于多胞胎,每增加一个婴儿,哺乳时间将增加30分钟。每班女性员工的两次母乳喂养时间可以一起使用。如果雇主拒绝支付,哺乳时间和在单位来回的时间应计为劳动时间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复印件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和证据清单的副本2份;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北京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仲裁委员会应在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立案,并给予双方一段证明期,另一方一段抗辩期;然后举行法庭听证会,然后在你们之间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仲裁应当在60日内结束;如果我们对裁决不满意,我们可以向法院起诉
3.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在没有当地律师的情况下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编写劳动仲裁申请、证据清单和其他法律文件4.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您不会延迟到新单位工作
如果您在哺乳期间被公司解雇,并希望争取足够的报酬,您最好咨询相关专业律师。Lba.com可以为您提供此类服务
-
哺乳期失业:公司裁员如何应对?
100人看过
-
哺乳期公司裁员的补偿有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417人看过
-
哺乳期员工被公司解聘,如何进行赔偿?
425人看过
-
公司注销哺乳期员工如何处理
256人看过
-
哺乳期裁员赔偿是怎样的
306人看过
-
员工补偿标准:哺乳期公司面临改革
495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哺乳期员工因公司裁员如何获得赔偿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5在哺乳期进行裁员时,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两倍的赔偿金,并依据劳动合同期限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符合规定,则每满一年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超过半年但不足一年,则会被视为一年。而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未达到半年,则只能获得半个月工资的补偿。 此外,如果员工的月薪高于所在地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的三倍,那么他们的经济补偿将按照该标准执行
-
哺乳期公司裁员怎么赔偿,哺乳期内被裁员的经济补偿金是怎么规定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6女职工在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
-
哺乳期被裁员如何补偿,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30哺乳期被裁员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
-
哺乳期搬家公司应该给哺乳期员工补偿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24哺乳期公司搬家没有补偿。但是如果公司搬离了原来所在城市,员工因此辞职的,此时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因为这种情况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员工因此辞职的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的。
-
在员工哺乳期内,公司如何赔偿员工?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09在女职工哺乳期间,如果她们犯了法定的过错,即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相关条件,雇主就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而且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 但如果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没有犯法定的过错,而雇主还是决定解雇她们,这将被视为违反劳动法规定,雇主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支付女职工双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额。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应根据女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决定。每满一年,雇主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