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防卫过当定罪为死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08 06:40:05 462 人看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和相关规定,防卫过当不会被判死刑。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以及相关规定,防卫过当不会被判死刑。该条款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刑法知识

刑法知识:关于盗窃罪的法律分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一种严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

在盗窃罪案件中,行为人通常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通过秘密手段侵入他人住所、单位或者其他场所,窃取财物。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共犯可以与主犯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具体刑罚,其中,盗窃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判处死刑,但不是必然判处死刑。

对于盗窃罪案件,司法机关在审理过程中需要依法进行侦查、起诉、审判等工作。同时,司法机关在判决过程中,应当依法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此外,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酌定从重情节,如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等,行为人应当从重处罚。

总之,盗窃罪是一种严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在盗窃罪案件中,行为人通常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通过秘密手段侵入他人住所、单位或者其他场所,窃取财物。司法机关在审理过程中,应当依法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

盗窃罪是一种严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通常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通过秘密手段侵入他人住所、单位或者其他场所,窃取财物。盗窃罪的共犯可以与主犯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具体刑罚,其中,盗窃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判处死刑,但不是必然判处死刑。在盗窃罪案件中,司法机关在审理过程中需要依法进行侦查、起诉、审判等工作,同时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此外,我国《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酌定从重情节,如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等,行为人应当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4: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防卫过当相关文章
  • 防止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是,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的,应该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殴打、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侵权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
    2023-07-15
    217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过失致死罪行的刑罚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严重的话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怎么判刑正当防卫一般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犯此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9
    450人看过
  • 怎么认定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防卫过当
    怎么认定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防卫过当?根据《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其含义表现为防卫目的的正当性、防卫行为的不正当性。1.防卫目的的正当性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实际上,防卫过当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仅仅是不符合第五个条件,防卫过当应具有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即正当防卫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和主观条件。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而是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挑拨防卫、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第三者等。这些防卫没有正当防卫的主客观基础,其本身是非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规定的罪名定罪处刑。2.防卫行为的不正当性防卫人虽然出于防卫的目的,但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为制止不法
    2023-03-13
    202人看过
  • 该案能否认定为正当防卫
    [案例]????某月,刘某于深夜潜入谢某住宅,伺机盗窃,谢某听到动静后起床并将刘某堵在屋内,刘某为逃离遂与谢某发生打斗,其间,与谢某一起居住的其父谢某某亦惊醒起床,前来帮助谢某擒刘某,见谢某不敌刘某,于是谢某某就操起身边的菜刀对准刘某就是一刀。但刘某受伤后仍旧逃脱,后因为伤势严重死亡。????[争议]????对于谢某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存在不同的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谢某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理由是:谢某某针对刘某盗窃行为的不法侵害,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到侵犯而将刘某刺伤,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应该认定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谢某某的行为构成特殊正当防卫,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理由是:刘某入室盗窃在先,且被谢某发现后准备逃逸,并与谢某扭打在一起,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而对此法律规定是构成特殊正当防卫,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第三种
    2022-11-12
    419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否会被认为是防卫过当?
    两者不一样。假想防卫是主观上产生了错误认知,以为是对不法侵害进行防卫,实际并没有不法侵害;而防卫过当是在正当防卫时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对于假想防卫,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的,根据造成的后果来定罪,没有过错的按意外事件处理;对防卫过当则按照具体罪名减轻或免除处罚。假想防卫与正当防卫区别是什么性质不同。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假想防卫所针对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这种行为具备违法性的特征,是不合法的。《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
    2023-06-30
    146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界定什么是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定义是:(一)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一、正当防卫致人重伤需要赔偿吗正当防卫致人重伤,如果是属于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需要赔偿。《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
    2023-06-25
    499人看过
  • 防卫过当是否应该被认定为过错?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需要定罪。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的,涉嫌故意杀人,依照刑法的规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防卫过当的量刑应当减轻或者免除除处罚,对防卫过当行为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应当综合考虑下列情况:1、防卫行为的起因;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3、防卫过当明显超过限度和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4、辩护人的主观犯罪形式和当时的情况;5、防卫过当的原因。防卫过当致人死亡量刑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司法实践,对防卫过当行为裁量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情况:(1)防卫行为的起因;(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3)防卫过当所明显超过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轻重;(4)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当时的处境;(5)造成防卫过当的原因。对防卫过当的犯罪人,在处理时应当正确适用刑法分
    2023-07-04
    189人看过
  • 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判罪?防卫过当的量刑标准
    一、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判罪?防卫过当的量刑标准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着明确的规定,正当防卫也有度的限制,并不是无所限制的,超过一定的度就是防卫过当,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关于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判罪的咨询网友咨询:13岁男生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判罪?律师回复:有罪,但不受惩罚
    2023-03-01
    53人看过
  • 是否将被打还手视为正当防卫
    被打还手是否属于正当防卫需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自己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权,制止非法侵权,对非法侵权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2、如果因还手而使打架事态恶化,不论是先动手的还是后动手的,双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这不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如下: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4、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5、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怎么才属于正当防卫一般所谓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
    2023-07-07
    210人看过
  •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什么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过当是一种轻微的犯罪行为,它符合犯罪构成的一般原理,即犯罪构成的几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劝和健康权,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刑法》第20条没有对“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作出界定,造成在法学界对如何界定防卫过当提出了许多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学界又对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最后关于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也是鼓励公民,勇于同不法侵害者作斗争,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一、防卫过当致人轻伤如何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防卫过
    2023-04-06
    354人看过
  • 防卫过当如何量刑,防卫过当怎么判?
    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我国在立法上对防卫过当行为人作这样规定的理由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从主观上说,防卫过当行为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动机。虽然防卫过当防卫人对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具有一定的罪过,但和其他故意或过失犯罪相比,防卫过当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二)从客观上说,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和那些危害公共利益、公民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不法侵害相比较,防卫过当的社会危害性要小得多。由此上述规定符合我国刑法的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因此,对行为人的防卫过当量刑时必须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我刑法的规定及司法实践的经验,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一般要考虑以下情节:(一)防卫的起因。尽管防卫都是针对不法侵害的,意义却不是完全等同的。为保护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见义勇为而过当,与因一琐事争吵一方导致另一方防卫过当的,在量刑时应有
    2023-03-19
    212人看过
  •  刺死对方防卫过当
    针对正在进行中的严重暴力犯罪,使用武器扎死对方是合法的自卫行为,但若针对非犯罪行为,夺刀扎死对方则属于防卫过当。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武器都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以确保不会对无辜者造成伤害。如果我们面对正在进行中的严重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自卫行为包括使用武器(如夺刀)来扎死对方,是合法的。如果是对前述犯罪以外的犯罪行为,夺刀扎死对方,属于防卫过当,超过了必要限度。暴力犯罪与防卫限度暴力犯罪与防卫限度是两个法律概念,都与刑法相关。暴力犯罪指的是使用暴力手段进行犯罪行为,例如抢劫、杀人、强奸等。防卫限度则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所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暴力犯罪,其防卫限度是从必要性、正当性和不过度防卫三个方面来考虑的。必要性是指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防卫行为必须具有必要性。正当性是指防卫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超过
    2023-11-12
    363人看过
  • 有没有防卫过当罪,防卫过当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一、有没有防卫过当罪我国法律没有防卫过当罪这一罪名。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防卫过当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防卫过当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故意伤害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身体健康。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三、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如何判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2.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按照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
    2023-04-30
    304人看过
  • 超出正当防卫范畴的“防卫过当”行为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
    2023-06-11
    11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防卫过当,即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范围,因而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更多>

    #防卫过当
    相关咨询
    • 防卫过当被认定为否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30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判断防卫过当的标准: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3、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
    • 防卫过当是否能判死刑,有哪些相关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1
      防卫过当一般不能判死刑。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在判处刑罚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防卫过当是否能判死刑,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6
      防卫过当一般不能判死刑。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在判处刑罚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防卫过当罪怎么量刑标准防卫过当罪的定罪标准
      山东在线咨询 2021-08-24
      防卫过当的定罪量刑标准 1、定罪。防卫过当不是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卫行为的性质,对构成何罪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刑法也没有专门条款规定防卫过当的罪名和具体适用的法定刑,因而不能定所谓的“防卫过当罪”。   根据防卫人的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触犯了刑法分则哪个条款规定的罪,就按哪一条的罪名定罪,如防卫人过失造成不法侵害重伤、死亡的,则分别定为过失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
    • 防卫过当的特征,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量刑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防卫过当的法律特征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2、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量刑(一)一般的防卫过当行为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正在事实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是不存在防卫过当的。譬如对方五人持凶器入室行凶,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