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解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08:21:31 329 人看过

我国环境法学界有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作为“预防原则”表述的,也有称之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的。例如吕忠梅教授就认为,“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其涵义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蔡守秋教授则主张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统称为“污染综合防治原则”,并将之定义为“是指对污染的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防治”,并认为该原则与欧共体的“综合污染控制”原则非常相似。

新环保法所规定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理解为一项统一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其在学理上的表述就是预防原则,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我国环境法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21: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环境污染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有哪些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是指各项工作要关口前移,不要等到发生问题再查处、追责,要通过加强日常的监管工作,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法着力体现了这一原则,如规定责任约谈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被约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再如,增设了生产经营者自查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
    2023-06-12
    166人看过
  • “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解读
    201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实施。在雾霾频发、环境问题突出的严峻形势下,新环保法被赋予了无限的期望,又会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及环保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武汉市环保局通过系列解读,给大家揭开新环保法面纱——环保法与每个人相关。按照老的环保法,对于违法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环保部门可以处罚,但通常只能处罚一次且罚款数额低于治理成本;对于排污严重的,由环保部门或者政府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业关闭。这样,一些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治理,即使治理也要尽量拖延时间,违法排污成本太低,屡查屡犯现象难以杜绝。针对这一顽疾,新法按照违法排污造成的损害,规定按日连续罚,只要不改正,罚单每天增。新法取消了限期治理这一说,只要超标排污,企业要么限制生产不排放,要么关门整改。环保专家预测,这一新规将使武汉的部分企业感到十分难受。这部分企业的重点
    2023-04-24
    171人看过
  • 新环保法“立即查封”细则为广州治理河涌护航
    日前,天河区环保局发现天河区珠吉街某洗水厂内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根据新《环保法》,天河区环保局当即对偷排企业进行查封。天河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新环保法被号称为带牙齿的法律,其中立即查封细则将为广州治理河涌护航,是对付各类偷排污染的强力牙齿。珠吉街位于天河区东侧,在天河区来说是属于比较偏远的区域,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有着密集的城中村握手楼,看起来似乎也非常隐蔽。查处这一带的污染企业有一定难度。3月12日凌晨1:30,天河区环保局出动夜间执法巡查小组,对珠吉街辖区内的5家洗水厂进行节后突击性检查。检查人员逐一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水排放口情况、在线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及锅炉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时,发现吉山坑尾路的某洗水厂的厂房内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停运行状态,企业将调节池、沉淀池未经处理的污水通过两条暗管直接外排,污染环境。根据现场情况,执法人员按照执法程序,进行现场检查笔录,对偷排污水
    2023-04-24
    78人看过
  • 哈尔滨新生儿预防接种综合
    关于哈尔滨**儿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各种疫苗的一项记录凭证,国家规定每个儿童都应该建立预防接种证。家长们应该及时给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对于预防接种证的内容也应该正确填写。预防接种证办理程序(1)预防接种证需要在孩子出生后1个月开始办理。(2)家长们需要带着孩子到所居住地方附近的接种的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的各种手续,建立儿童专用的接种卡和预防接种证。(3)办理预防接种证时门诊部会给每位家长一个预防接种预约单,家长们按照预约单上每个疫苗接种的时间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即可。(4)如果孩子是在外地出生的,但是在本市居住,也应该尽快到当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给孩子及时安排接种疫苗。(5)家长在给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时最好提前打电话预约一下,另外最好可以把准确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告诉医务人员,方便日后联系。预防接种证要求(1)预防接种证要求儿童在出生后1个月就需要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去办理,预防接种单位
    2023-05-29
    395人看过
  • 环保法新规范的5大原则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五大原则。1、环境保护为国民发展优先选项。2、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定义为一种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对环境污染整体系统的防治,同时,这一原则也统摄我国环境法上的相应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3、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并有权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比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4、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应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另类表述。对于污染者付费原则。违反环保法怎么处罚在环境法规的实施中,对违法的单位或个人,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危害后果和主观因素的不同、要追究法律责任,分别给予刑事、行政、民事三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一)刑事责任: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是指具有故意或过失的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公共财产或人身死亡
    2023-07-05
    478人看过
  • 如何解读新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
    一、加大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对水环境承担实实在在的责任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加大政府责任的新规定主要是指:1、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最重要的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而这个规划是有项目和资金作保证的。2、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3、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这些新规定意味着,今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承担实实在在的责任。今后,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当地的水环境质量如何,都要纳入到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来。二、明确违法界限:超标即违法,不得超总量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条规定明确了违法行为的界限,是对199
    2017-08-20
    226人看过
  • 预防犯罪的法律原则
    1.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2.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3.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4.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预备犯罪的处罚标准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应注意两点:1、在使用罪名时,应在罪名后加括弧标明预备形态问题,如抢劫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态也应如此,如抢劫罪(未遂)、抢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赘述。2、对预备犯原则上应予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预备犯规定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予以从宽处罚,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罚。此外,对既遂犯是予以从轻处罚,是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也由审判人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决
    2023-07-04
    209人看过
  • 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综合措施是怎样的
    一、罪名由来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污染环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罪名做出的补充规定,取消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为“污染环境罪”。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1、实施本罪必须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或命令。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
    2023-04-04
    297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原则与防治方针
    一、职业病防治原则与防治方针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二、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由谁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
    2023-04-12
    448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原则
    传染病防治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330条的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处罚包括: 1.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
    2024-01-05
    305人看过
  • 新环境保护法亮点条款解读
    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正式施行。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全文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一、环保部门可查封、扣押排污设备第二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解读:这条规定是新环保法的重要突破和创新。人们称新环保法为长牙齿的法律,这一条就是新环保法的利齿所在。长期以来,由于环境执法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许多违规企业对环保部门有恃无恐,打游击,收到罚单一走了之后异地重生等等,此类现象致使许多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新环保法的这条规定将查封、扣押两种形势的行政强制措施,直接赋予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管职责的部门
    2023-04-24
    434人看过
  •  过度防卫行为如何判断:综合考虑的指导原则
    在考虑过度防卫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防卫行为的起因、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防卫过当明显超过限度和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辩护人的主观犯罪形式和当时的情况、防卫过当的原因。这些方面需要综合评估,以判断防卫行为是否合理和必要,以及防卫过当的程度和影响。对于防卫过当的犯罪人,应当根据刑法规定依法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考虑过度防卫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防卫行为的起因,包括对方对防卫行为的必要性以及防卫行为在何种情况下产生。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即防卫行为的目的和意义。3.防卫过当明显超过限度和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需要判断防卫行为是否合理和必要,以及防卫过当的程度和影响。4.辩护人的主观犯罪形式和当时的情况,需要考虑辩护人是否有故意犯罪的意图,以及当时的情况是否会影响防卫行为的合理性。5.防卫过当的原因,需要分析防卫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便更好地理解防卫过当的发生和责
    2023-09-06
    385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综述
    犯罪准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犯罪准备形式是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留在准备阶段的停止形式。虽然犯罪准备尚未直接侵犯犯罪对象,但犯罪对象也面临着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也具有社会危害。因此,犯罪预备行为也是可罚性的。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还没有开始犯罪,也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预备犯可以比既遂犯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什么是犯罪的预备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预备如何处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7-06
    249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解读
    一、什么是职业病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二、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什么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三、《职业病防治法》对各级政府的职业病防治职责是如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
    2023-05-01
    129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更多>

    #环境污染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1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是指各项工作要关口前移,不要等到发生问题再查处、追责,要通过加强日常的监管工作,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法着力体现了这一原则,如规定责任约谈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
    • 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如何预防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7
      监护人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应当履行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 1、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基础作用。 2、权益保护。权益保护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行为预防。行为预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 4、行为矫正。行为矫正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
    • 监护人负责预防未成年犯罪综合治理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2
      一、思想教育。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预防犯罪的教育。思想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基础作用。二、权益保护。包括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益(如履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或虐待)、受教育权益(如受义务教育)等。保护权益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预防行为。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的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预防行为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四、行为矫正。包括
    • 水污染防治法全文的解读?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20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加大政府责任的新规定主要是指: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最重要的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而这个规划是有项目和资金作保证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 什么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归责原则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4
      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存在损害事实,侵权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无论是否存在过错,都需承担侵权责任。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