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劳动合同法有不同的诉求,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希望这部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自的利益就在法国因新劳工法案引发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之际,3月20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正式就这部涉及中国亿万劳动者切
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劳动合同法有不同的诉求,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希望这部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自的利益
就在法国因新劳工法案引发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之际,3月20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正式就这部涉及中国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国继去年7月向社会公布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后,又一次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诸如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劳动力派遣等新问题。建立健全劳动法律制度已成为国家的紧迫课题。
劳动合同制度面临五大问题
中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劳动法确立的。12年来,我国劳动关系逐步市场化,劳动关系从直接由国家管理、规范变为主要由市场调节和法律规范。
但是,正如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郭军所言,由于法律规范不完备、不合理以及执行得不好,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越来越多,并成为引发人民群众对政府不满,影响社会稳定,质疑我国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原因之一。
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五大问题:
首先,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目前,全国城镇从业人员2.6亿,其中单位就业1.14亿人,灵活就业5000万人,个体工商户5515万人。据2004年抽样调查统计,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劳动合同平均签订率与2002年相比降低了近十个百分点。特别是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只在40%左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在30%左右,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使得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都难以确认,以劳动关系为依据的劳动者工资报酬权利、参加工会组织和参与集体协商的权利、解除合同获得的经济补偿权利、享受社会保险权利等等,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其次,劳动合同短期化趋势明显,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据调查,目前全国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下的占60%左右;签订无固定期限的仅占20%,辽宁、天津、山西、山东、江西等5省都在10%以下。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其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规划,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定责任,是近年来在许多用人单位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由于试用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中小型企业,在生产旺季大量招用员工,规定较长的试用期,在试用期结束前,以所谓的劳动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变相盘剥劳动者。
第四,有的用人单位随意设立违约金,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为了留住劳动者,尤其是留住技术人才和生产骨干,不是从提高待遇,改善用工环境等方面入手,而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高额违约金,致使劳动者无力支付违约金,不能离开原用人单位。
最后,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由于我国法律尚未对劳动派遣作出较为完备的规范,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存在较为突出的同工不同酬、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职工难以参加工会组织和参与用人单位集体协商、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没有保障等问题。
寻找劳资诉求的契合点
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由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劳动合同法有不同的诉求,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希望这部法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各自的利益,为此,全国人大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以求在立法过程中能找到最佳利益契合点。
从企业的角度,企业希望自身的自由度越大越好,法律对其的规范越少越好。郭军以合同期限为例说,劳动合同法草案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相应的制度,引导企业与劳动者签定长期劳动合同,然而相当一些企业希望劳动合同期限越短越好。目前,有经营者反映长期劳动合同会影响企业运作,影响企业效益,使员工产生惰性。
郭军将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诉求概括为四个字,即公平合理。郭军认为劳动关系和民事关系最大的不同,是不存在简单的平等主体之间等价有偿的关系,而是一种强资本弱劳动的不平等关系。现实生活中劳动力绝对的供大于求,加重了劳动者弱势的地位。郭军认为,劳动合同法一定要做到合理,才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郭军指出,劳资平衡发展、劳资两利共谋发展是常识问题,现在却要争取,本身就反映出当前劳资关系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平衡问题。
劳动力派遣问题最突出地显示了劳资关系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派遣是从职业介绍活动衍生出来的、相对于传统雇用方式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它将本为一体的雇用、使用相分离,形成派遣公司、要派企业、受派员工三方关系。2003年上海的一个调查发现,企业将应续签劳动合同职工改为劳务工,以降低劳动报酬标准,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义务。4000名被调查的劳务工中,有1193名是原来劳动合同期满后被转为劳务工,
劳动合同工大量改为劳务工使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者就业不稳定;其次,国家有关劳动力派遣的法律基本上属于空白,一旦发生纠纷,保护条件被大大降低,派遣员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最后,劳动力派遣不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是普通操作工,加重了劳动力市场上弱势就业人群的弱势地位。
因此,法律应根据新用工形势的发展加以修改,明确派遣机构、要派企业的责、权、利,使倾斜的劳资关系得以校正。
-
浅析劳动关系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139人看过
-
宁波北仑以“家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02人看过
-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44人看过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双剑齐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67人看过
-
建筑施工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浅议
347人看过
-
紧扣“主题”实践建立和谐关系
213人看过
劳务派遣方式指的是完全派遣,转移派遣,减员派遣,试用派遣,短期派遣等多种派遣方式。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词汇。 整体而言,劳务派遣将在以下几方面对于用工单位提供帮助: (1)有利于降低用人成本; (2)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 (3)有利于实行... 更多>
-
-
建设劳动关系和谐包含哪些内容?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30劳动关系和谐应当是民主型的。 民主化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 (1)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共同参与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最基本法律制度。也是工会从整体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对涉及职工劳动权
-
哪些叫和谐劳动关系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15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应当实现法制化,法律原则、法律方式应当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劳动法》为龙头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在劳动关系运行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这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和保障。
-
非法建立劳动关系构成双重劳动关系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01、建立双重劳动关系不违法,但如果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的同时,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
对确实和谐劳动关系国家规定,如何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制度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0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坚持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坚持依法构建,三是坚持共建共享,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地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特别是要会同工会和企业组织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要推动完善劳动关系立法,推动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进一步解决好劳动关系领域内有法可依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推动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要全面实行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