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贷不认房的法律注意事项和判断方式有哪些
认贷不认房的重点在”贷“上,这种情况下的认定标准是不以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为计算标准的,而是以是否有贷款记录、贷款记录是否还清来认定的。只要有贷款未还清,再次购房都将按二套房或以上来认定。如果之前没有购房贷款记录或者购买房子的贷款已经还清,没有了贷款记录,无论有几套房,此次贷款都会按首套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来执行。
认贷不认房的情况下,二套房的认定有三种情况:
1.贷款买过一套房,贷款未结清,再次贷款买房,认为二套。
2.个人名下有两套房贷记录,一套已还清,一套未还清,再贷款买房按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执行。
3.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再次贷款买房,如果婚前的贷款已还清,则根据银行的条件具体调整贷款利率,如果贷款未还清,则按二套房计算。如果婚前两人都是商业贷款且都未还清,则按三套计算。
二、按揭房如何再贷款买房
按揭房再贷款买房的流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客户上交资料;
2.对房产进行评估;
3.银行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办理有关手续;
4.赎楼并解押;
5.抵押登记;
6.重新开始还款。
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并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贷款人受理借款人贷款申请后,应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对个人贷款申请内容和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评价意见。
三、公积金贷款买房用交首付吗
公积金贷款买房用交首付。使用住房公积金申请贷款,也是需要交纳首付款的。住房公积金作为贷款的一种方式,可以享受比商业贷款更低的贷款利率。但无论是哪种贷款的申请方法,首付款都要按照所签订的合约当中的比例进行交付。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首套商品房,首付在30%左右,如果购买的是第2套房屋,一般的首付比例会增加到50%。每个城市对于第2套住房的执行规定各有不同,具体可以到当地的房管部门进行咨询。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十二条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十三条
-
社保断缴补缴方式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381人看过
-
房贷还款计算方式有哪些,房贷还款计算方式注意事项有哪些
499人看过
-
网上借贷的法律常识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433人看过
-
认清购房的这些注意事项
199人看过
-
遗嘱有效性判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82人看过
-
交养老保险金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465人看过
-
买房认房和认贷有什么区别, 二套房买卖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0认房不认贷,是相对认房又认贷款而说的。认房又认贷是指,在贷款买房的过程中,确定二套房,不仅要查看借款人名下的房产数量,也要查看借款人的贷款情况。无论是借款人个人名下有第二套或以上的房产,还是借款人名下有第二套房或以上的贷款,即将贷款购买的房子,都将被认定为二套房,按照二套房及以上的政策执行。认房不认贷,相对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也就是在判定是否是二套房的时候,贷款机构只查看借款人名下是否有房子,有几套
-
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9要正确对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那么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法律为你答疑解惑。 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注意事项: 1.坚持“以事实为论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这是我国司法
-
租房认缴房产税有哪些注意事项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21租房缴纳房产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房产税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
签订商品房认购书要注意哪些事项,签订认购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内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9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到售楼部的电话说我们楼盘已经开始认购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看下。选好房子后,售楼部通常会和业主签订认购书。不少购房者买房之初,对认购相关的知识一无所知,在置业顾问的攻势下稀里糊涂就鉴定了认购书,在发生纠纷时才后悔莫及。在我们买房时一定要清楚了解认购书有哪些内容,签订认购书要注意些什么。一、什么是商品房认购书商品房认购书是商品房买卖双方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或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之
-
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法律上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30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有:工伤认定的主体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及其近亲属与工会组织;工伤认定应向管辖范围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应注意认定时效,超出时效的不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