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1:32:56 497 人看过

​一、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区别

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以伤害的故意,结果过失导致他人死亡,是故意伤害致死(这种是故意伤害罪结果加重犯,犯罪人对伤害的行为是故意,对死亡结果却是过失)。

间接故意的杀人主要是三种情况,以犯他罪的故意,间接导致了被害人死亡;以违法或者其他行为的意思,间接导致了被害人死亡;在激情犯罪中,无法区分对方是伤害还是杀人的故意,如果出现死亡结果,按照间接故意来处理。

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例中基本上都能明确看到,犯罪人的身体行为本身不是为了追求犯罪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产生了实害结果,因此需要动用刑罚来处罚。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

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情况。如何区别两种故意,具体如下: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况。继母明知道和含铅刷鞋粉必然能给继子带来生命危害的前提下,进行网购来投毒致其死亡。所以继母的行为属于直接故意杀人;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从容、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者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继母称在网络上看到儿童铅中毒时间的报道,故而选择网购含铅刷鞋粉来对继子投毒。继母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和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2: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
    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蒙骗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绝食、自残、自虐等行为,或者阻止病人进行正常治疗,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主观方面是故意,这都与本罪不同。本罪一般是利用迷信愚弄他人自杀、接受怪异的生活方式、迷信的治疗方法等而导致死亡。如果利用迷信,或者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唆使信徒杀害其他信徒或者其他人的,或者故意地引起他人自杀的意图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是什么?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刑法》第
    2023-08-05
    17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而是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形1、将过失致人死亡结果作为结果加重犯的情况有:(1)故意伤害罪致死、强奸致死、绑架致死、非法拘禁致死、抢劫致死属于结果加重犯,其要求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死、虐待致死也是结果加重犯,但其特殊性在于:虽然犯罪的基本行为与被害人自杀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刑法仍将其列为结果加重犯。(3)侮辱罪、诽谤罪、遗弃罪,没有将过失致人死亡规定为法定的结果加重犯。2、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2)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3)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2023-08-01
    319人看过
  • 铲车司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是否涉嫌间接故意杀人
    按照过失的情况分析,指的应该是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因为他的疏忽,没有预见到会起火而导致人员死亡的这种结果发生;或者说他可能已经预见到了,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但是他所采取的这个措施并不足以阻止这个结果的发生,而且他轻信他采取的这种措施已经能够避免这个结果发生,但是最终还是出现了人员死亡的结果,在这两种情况下,会认为他是属于一种过失的心态,从而导致人死亡。间接故意杀人,说的是说主观上的故意,但这里的这个故意,并不是去积极地追求人员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是说他放任了这个结果。也就是他已经预见到了这个结果会发生,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对于最后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在他的主主观上其实是一种放任的态度,这种就属于是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构成的是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
    2023-06-03
    443人看过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根据《刑
    2023-07-20
    264人看过
  • 此案应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2005年7月8日,被告人李某发现其妻手机内有一条来自同住铅山县城的被害人王某的暧昧短信(内容是:“我牙痛,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想你,感觉很甜蜜。”),遂怀疑其妻子与王某有染,于是驾驶一工具车至城郊,约王某出来将事情说清楚。李某的妻子黄某及李某的朋友余某恐生事端便找到李某,被李某安排坐在车辆后排座位。王某应约赶到现场后,李某即强硬指定王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并将副驾驶位置旁的车门保险栓锁上,对王某怒言:“你玩我老婆!要玩我就和你玩大点!”王某听后忙辩解道:“李某,啧……唉……”。李某打断王某的话说:“你不要罗嗦了!”话毕,李某挂档准备启动车辆,王某按住档位操纵杆欲行阻止,李某手一挥,将王某的手打开,气愤地说:“你不要动我的车子!今天我就陪你玩到底!”李某边说边大轰油门以6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加速行驶,并往左打方向盘做出欲撞路边电线杆状。王某见势不妙便打开车门跳车逃跑,结果导致王某当场死亡。经
    2023-05-05
    443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哪
    “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有:第一,两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第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方式是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行为方式是作为;第三,两者对法益的侵害程度不同。单纯逃逸后,由于受害人还有可能被其他人救助,所以逃逸行为只是对生命、健康造成危险。肇事后移置受害人的,一般是将其转移至隐秘的地方,受害人被他人救起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逃逸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轻于故意杀人、伤害罪,这也是刑法对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轻于故意杀人罪、伤害犯罪的原因。间接故意,客观上是剥夺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所以这一行为应当直接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伤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
    2023-06-03
    334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否就要认定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需要结果。一、过失犯罪具有既遂状态吗不属于犯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这个过失犯罪是一种结果犯,没有直接故意的情况。犯罪既遂: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二、判决后多久送监狱一般在判决出结果之后,10日内就需要将犯罪分子移交到监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一旦法院得出审判结果之后,要将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书送达公安机关以及监狱。监狱要尽快进行对服刑人员的登记。登记之后10日内,应该尽快将服刑人员送达至监狱并进行看管。不可以擅自拖延时间。三、什么是间接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2023-04-05
    221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什么意思?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间接故意杀人罪?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心理状态容易混淆。两者的相似处是:第一,两者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区别的关键在于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发生这种结果,而且是完全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相信是可以避免的,发生这种结果是违背其主观意愿的,出乎其意料之外的。而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既不希望也不反对,既不追求,也不防止,发生与否均不违背其主观意愿。第二,促使和支配行为人实施行
    2023-06-03
    364人看过
  • 直接杀人和间接杀人量刑有什么区别
    因直接故意主观恶性比间接故意更大,量刑也会更重。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另外,从犯罪形态来看,直接故意杀人存在着未遂,而间接故意杀人却不存在未遂。应当注意,对于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以直接故意杀人论处。由于行为人不属于法定的犯罪主体、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只是教唆者的杀人工具,因而教唆者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对杀人后果负完全刑事责任。
    2023-06-12
    74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的
    根据《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结果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处。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和上述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基本相同。交通肇事过失事故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关的报警处理。过失致人重伤罪有什么过失造成重伤罪是过失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1)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年人犯本罪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只有年满16周岁才负刑事责任;(2)侵害的
    2023-08-04
    182人看过
  • 行为人间接故意杀人什么罪
    由于间接故意属于故意杀人的一种情形,故量刑应按照故意杀人罪进行: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故意杀人罪要看是既遂还是未遂,当然间接故意杀人罪是不存在未遂的,因而只要是间接故意杀人都是故意杀人罪既遂,所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在刑法中的判处要根据犯罪动机,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等对犯罪者实施处罚,但是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间接故意杀人罪有哪些情况(一)间接故意的情况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
    2023-03-03
    404人看过
  • 蓄意谋杀和故意杀人罪有区别吗
    我国并没有谋杀这个罪名,如果有蓄意谋杀的行为一般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蓄意谋杀只是故意杀人罪的一种情形。一、故意杀人罪构成条件有哪些任何人都享有生命权,因此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甚至需要判处死刑。要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没有杀人的客观行为不可能构成犯罪;2、主观上,行为人存在杀人的故意,过失杀人不是故意杀人。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满足故意杀人罪的构成条件,杀人行为不能是正当防卫的情形,因为正当防卫可以作为抗辩事由,抗辩故意杀人罪的成立。二、故意杀人罪会判死吗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三、间接故
    2023-02-13
    42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的问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都没有预见。区别点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坝Rdll失杀人。(3)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时,刑法另有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惩罚的,按刑法各条的专门规定,不适用本规定。主要有刑法规定的失火、过失投毒、过失爆炸等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
    2023-06-11
    10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吗?
    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
    2023-04-16
    42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8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6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中,而你却没有救他,就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因为小偷想逃避你的追捕,而发生溺水死亡危险,你就具有防止周某溺水死亡的“法定作为”义务,应当尽全力救援落水者。而你不予救助,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了小偷死亡的后
    • 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别是什么, 间接故意杀人罪如何量刑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
      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别:一、主观意识的区别:间接故意杀人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即具有杀人故意。故意伤害致死的行为人只具有伤害的故意,而没有杀人的故意,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行为人所不希望的。两种不同的故意内容可以通过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全过程及犯罪后的态度与表现反映出来。二、行为因素区别:可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行为人的客观情况、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行为人的
    • 杀人罪是故意杀人罪吗?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7
      要看行为人对死亡是否具有预测可能性,有可能是过失致人死亡,也有可能是意外事件。
    • 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上有区别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7
      1、主观上:故意杀人罪,行为人主观上持有杀人的目的,即追求的目标是杀死对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行为人主观上持有伤害的目的,并且反对杀人。注意:行为人一定是反对杀人的,因为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要构成该罪主观上必须是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对杀人绝不是追求(直接故意)或放任(间接故意)的,而是反对的(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的过失,本来只想伤害)。2、客观上:客观上两种都造成了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