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的区别是主体、性质、价值取向不同。
法律执行,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
法律适用的原则:
1、法治原则;
2、平等原则;
3、独立原则;
4、责任原则。
法律适用特征:
1、法定性,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都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
2、权威性,国家机关尤其是司法机关的活动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司法裁决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和违抗;
3、被动性,司法过程的启动总是以具体案件的发生为前提,在大多数案件中,司法活动必须由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来启动;
4、独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国家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也应坚持独立性和公正性。
酒驾和醉驾有何区别
1、认定标准不同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相关规定,对酒后驾驶的标准幅度是:每100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20mg。其中:饮酒驾驶的幅度标准是,每100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在大于等于20mg,小于80mg之间,即每100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20mg饮酒驾驶酒精量<80mg;醉驾的幅度标准是,每100ml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在大于等于80mg。
2、两者处罚标准不一样
(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
(2)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4)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驶证6个月;再次酒驾拘留10日和罚款2000元,吊销驾驶证。
(5)酒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且5年禁驾。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二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
违法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异议如何法律适用
247人看过
-
律师与法务的差异
205人看过
-
探讨死刑与死缓在法律适用中的差异
122人看过
-
执行异议适用法律问题分析
271人看过
-
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在法律适用上的差异
181人看过
-
法律差异的法律规定
422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意外与过失致死:责任归属与法律适用差异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0行为人在行为当时预见其行为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是能够预见的,即使如此,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从而导致了这种后果的发生。这种行为被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行事。 为了确保自己的权益,如果您有任何法律问题或需要法律咨询,请不要犹豫,立即咨询律师
-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的法律适用差异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1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在主观、客观、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以及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产生的法律后果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签订合同为名,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在客观方面,民事欺诈虽然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一定程度内,因此仍应由民事法律、政策调整。而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应由刑法来调整。此外,民事欺诈行为有民事内
-
同为债权,法律适用与律适用有何异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侵权法律适用的是《侵权责任法》,合同法适用的《合同法》等。追究侵权责任的话,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侵权地起诉,侵权地包侵权括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地。追究合同责任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起诉,也可以协商管确定辖权的法院。追究侵权责任的话,可以请求精神赔偿,而追究合同责任不能请求精神赔偿。另外一个诉讼时效有时候也是不一样的。
-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地位差异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4区别在于失信二字被执行人:在法院判决后,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在被执行人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使法院无法执行,导致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例如恶意隐匿、转移财产,采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执行甚至采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挠执行等失信被执行人,会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全国联网,未来会对该人的信誉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包括影响其信贷、信用卡
-
商标权与商标使用权的法律差异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6在商标法的范畴中,商标权与商标使用权是两个相对独立且含义各异的术语,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所涵盖的权益范围以及实现的途径之上。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尽阐述:商标权,又称商标专用权或商标占有权益,是指商标所有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已获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属权利。这一权益赋予了商标所有者在核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领域内,独家使用其注册商标的特权,旨在防止其他市场参与者在相似或同类商品或服务上实施相同或近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