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要件
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
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
(二)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一、民法典中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什么时候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一百三十八条: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意思表示完成时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遗嘱行为。行为人只要做出了合法有效的遗嘱,该遗嘱当即生效,并不需要他的意思表示到达遗嘱中的继承人或被继承人知晓。
-
意思表示的表示形式有哪些,构成要件有哪些
259人看过
-
关于意思表示法律效力怎样判断
69人看过
-
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的实质要件
106人看过
-
意思表示合同效力有哪些
352人看过
-
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后果
334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法律要求中有哪些关键要素和要素
79人看过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
表示的意思和构成要件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14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力之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一个意思表示包含了表示意思、效果意思和外部行为。表示意思是表意人欲将内心意思表现于外部之意思;效果意思(亦称法效意思)是表意人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力之意思;而外部行为则是表意人表现在外部的客观表示行为。
-
意思表示法律效力应当怎样判断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1关于意思表示法律效力的判断方式为真实的意思表示才是有效的。 不是真实的意思表示而实施的法律行为表示比如当事人签订的阳合同则是无效的。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
有关意思表示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08意思表示法律效力的判断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
-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成立要件不同的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1-09-30关于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学界通说认为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与标的,这三者构成一个整体,因为既然存在意思表示,则必然有其表意人存在,而意思表示也必然有其欲发生的法律行为的标的,因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意思表示主体,也包括意思表示的标的。但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是不同的,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可能存在法定的或约定的特殊成立要件。例如法律规定必须要以订立书面形式或登记、审批,或当事人可
-
表示意向书有法律效力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5意向书有两种签署方式,分别为单独签署式和联合签署式。如果是单独签署式的意向书一般为单方法律行为,其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据意向书的内容而定,如果内容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则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则无。如果是联合签署式,只有双方都签订了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