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房贷
房贷,也被称为房屋抵押贷款。房贷,是由购房者向银行填报房屋抵押贷款的申请,并提供合法文件如身份证、收入证明、房屋买卖合同、担保书等所规定必须提交的证明文件,银行经过审查合格,向购房者承诺发放贷款,并根据购房者提供的房屋买卖合同和银行与购房者所订立的抵押贷款合同,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和公证,银行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把所贷出的资金直接划入售房单位在该行的帐户上。
二、济宁农业银行房贷放款限额吗
商业贷款,最高限额为房价的70%;同时,贷款年限不能超过30年,是二手房,贷款年限+房龄不能超过30年;确定了贷款年限,月还款能力不能超过家庭收入的50%。
公积金贷款,职工家庭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能提供产权管理部门出具的其购买住房为首套住房证明,仅借款人一方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额度按上述规定计算不满30万元的,可按30万元计算。夫妻双方均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额度按上述规定计算不满50万元的,可按50万元计算。
三、政策发展
在1988年第一次住房体制改革会议召开后,1991年住房信贷业务开始了起步,各项住房信贷政策出台。1991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都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办理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并制定了职工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由于住房体制改革进展较慢,并在1992年出现了房地产热,1993年着手进行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8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标志着中国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走上正轨。但当时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一是要求有提供双重保证即抵押(质押)担保与保证担保,二是最高期限为10年,三是要求借款人先有存款,存款金额不少于房价款的30%,存款期限必须在半年以上。
-
济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办理网点一览
239人看过
-
银行放房贷款看社保吗
95人看过
-
如何办理农业银行个人小额贷款
356人看过
-
买房怎么样在农业银行贷款
440人看过
-
宁波农业户口可以贷款买房吗
354人看过
-
农业银行住宅贷款:买房指南
218人看过
房贷是指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购房为目的的借款合同,通常包括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 购房者通过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获得一定期限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购房款。在贷款期限内,购房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可能... 更多>
-
买房在银行贷款是否有限额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101、商业贷款,最高限额为房价的70同时,贷款年限不能超过30年,是二手房,贷款年限房龄不能超过30年确定了贷款年限,月还款能力不能超过家庭收入的50。 2、公积金贷款,职工家庭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能出示产权管理部门出具的其购买住房为首套住房证明,仅借款人一方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额度按上述规定计算不满30万元的,可按30万元计算。夫妻双方均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
-
兴业银行贷款放款流程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4一、创业贷款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银行认可有效担保后而发放的一种专项贷款。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偿还能力,最高可获得单笔50万元的贷款支持。 二、抵押贷款对于需要创业的人来说,可以灵活地将个人消费贷款用于创业。抵押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的70%,贷款最高限额为30万元。存单质押贷款可以贷存单金额的80
-
通过银行放款是银行贷款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11拖欠银行贷款,银行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行使权利,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本、、XX同胞回乡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
二次贷款农业银行能批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5按揭房可以做二次抵押贷款,不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用于办理二次抵押的房屋必须是现房;该房产抵押登记已办理完毕,且办理银行是房屋的抵押权人; 2、房产证由客户本人执管; 3、该房产具有可二次抵押额度房屋贷款的余额小于现在房价的七成; 4、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收入稳定信用良好; 5、该房产应为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质住房和商业用房。
-
向银行贷款时银行放款与合同金额不一样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1①是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后,银行才会放款; ②所以应该先有贷款合同,后有贷款; ③如果银行没给贷款合同,请向银行方面索要。贷款合同相关: ①贷款合同为格式合同; ②《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格式条款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