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变更的实践案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6:34:45 59 人看过

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第二十七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质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5条第1款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一规定确立了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基本原则:证据必须要在法庭上出示并经过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庭审中,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下面结合行政诉讼,将此中涉及的有关质证的细节分述如下:(1)经人民法院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除外。(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3)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4)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是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外: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法庭准许可以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同时,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者显示,并由各方当事人进行质证。(5)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这是证人的法定义务。但是,经人民法院准许,在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证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鉴于证人是就其耳闻目睹的有关案件情况向法庭所作的陈述,因此证人能否正确表达其意志,成为关键。经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对证人能否正确表达意志进行审査或者交由有关部门鉴定。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交由有关部门鉴定。

《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1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设立当事人诉讼的构想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了行政诉讼一审的四种判决及适用条件,第66条规定可非诉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又增加了驳回诉讼请求和确认判决两种判决形式。以法院判决权的性质划分,我国行政诉讼类型主要有撤销之诉,变更诉讼,履行诉讼,确认诉讼,行政赔偿诉讼。由于受我国行政诉讼历史原因的影响,使我国行政诉讼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而导致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不发达和诉讼程序简单化。因此,在我国行政诉讼类型中没有当事人的诉讼的规定。设置当事人诉讼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既涉及民事权益,又与行政权的运作相关的有关行政争议案件,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中不存在当事人诉讼这种类型,但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先进立法经验。比如日本,其行政诉讼立法中将不服行政裁决的诉讼从目前的撤销诉讼中分离出来,确立相对独立的当事人诉讼。
    2023-06-06
    55人看过
  • 法庭实践:刑事案件诉讼实践揭秘
    刑事案件诉讼流程如下:1、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进行刑事拘留。但要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2、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提起公诉;3、人民法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已经在起诉书中载明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债务纠纷诉讼流程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2、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
    2023-07-18
    194人看过
  • 郭庆珠:行政公益诉讼:实践中的法律空白与空白中的法律实践
    近日,湖南湖南。公益诉讼是与私益诉讼相对立而存在的概念。私益诉讼要求原告必须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只规定公民可以提起私益行政诉讼,未给与公民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蒋石林的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实践中遭遇到了法律的空白,而他恰恰又在空白中进行着法律实践。但是即使是在空白中进行的法律实践仍然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其公益诉讼的性质,而且在于这个事件中所反映的人们的看法非常值得玩味和思索。这些看法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厘清了这些认识也就会为未来我国可能的公益诉讼建构支起了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法律未规定的,未必就是现实所不需要的,也并非一定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现实总是像一个绿色的树苗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法律往往因为法安定性的原因而有滞后性。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是在1989年制定的,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多年来随
    2023-06-06
    24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当事人的身份特点是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当事人的特征有:(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诉讼,这是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主要区别;(2)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即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裁判,当事人必须遵守和执行。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不同的称谓,在一审程序中他们的称谓为:原告、被告、第三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如适用第一审程序,仍称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如果适用二审程序,则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则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重复起诉一旦一个法院就认定一个诉讼是否为重复起诉,除了判断起诉人、诉讼请求等主观要素是否同一外,另外一个重要标准是判断前后两诉的客观要素即诉讼标的是否同一。由于诉讼标的决定着判决的约束力,因此准确厘定诉讼标的尤为重要,基于行政诉讼的全面审查原则;人民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审查不限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理
    2023-07-21
    77人看过
  • 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的权益:法律原则与实践案例
    关于刑诉法近亲属的权利主要指的是近亲属具有在审判犯罪嫌疑人时出庭佐证的特免权,由于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如实佐证的义务,但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如果不如实作证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如实作证就会对自己的亲人不利,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刑诉法作出了近亲属可以特别免除出庭佐证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混同辨认的规定有哪些?辨认对象是需要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的,刑事诉讼关于混同辨认的规定有哪些,辨认笔录作为刑事证据的一种,一定要是客观的、与案件有关联的还必须是合法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混同辨认的规定有哪些辨认的过程、法是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应程序的。1.辨认活动应当在侦查员的主持下进;2.在辨认之前,辨认是不允许见到辨认对象的;3.多人辨认同一对象时辨认活动要个别进;4.辨认对象要混杂在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对象中,并且数量要符合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对于辨认犯罪嫌疑人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照片
    2023-07-19
    17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商业秘密质证的最佳实践
    (一)对书证的质证:1.书证的来源及其内容2.书证的证明价值3.书证的合法性(二)对物证的质证:1.物证的真伪。2.物证要证明的问题以及与本案的联系。3.物证取得程序是否合法。(三)对证人证言的质证:1.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2.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什么是质证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通过采用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其地方法证明证据效力的活动。质证是诉讼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双方当事人互相质证。”《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质证就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开庭时由双方出示证据、对质证据,从而检验证据的真伪,由法院决定对证据是否确认有效的一个庭审程序。如果证据没有经过质证,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有效证据,也就没有证据的证明效力。除了由法院自己调取的证
    2023-07-18
    128人看过
  • 改进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的实践
    提高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水平的做法:1、着力加强案件来源机制建设,畅通联系渠道,健全信息平台,完善工作机制;2、加强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和检察监督工作的总结、分析和研判,狠抓影响案件质量的关键环节;3、经常性地组织案件质量评查,强化办案工作指引,完善复查制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各级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能,切实提高经办服务效能。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经办人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积极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拓展社区医疗保险服务功能,做好城镇居民参保登记、个人缴费、政策咨询和就医管理等经办服务工作。(八)各地要把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和细化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就医导向机制
    2023-08-18
    441人看过
  • 税务行政诉讼的实践与探讨
    (1)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一是征收税款;二是加收滞纳金;三是审批减免税和出口退税;四是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作出的代扣代收税款行为。(2)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交纳税保证金或者纳税担保行为。(3)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一是罚款;二是没收违法所得;三是停止出口退税权。(4)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5)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二是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6)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税款;二是拍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7)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税务机关颁发税务登记证和发售发票,税务机关拒绝颁发、发售或者不予答复的行为。(8)税务机关的复议行为:一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二是期限届满,税务机关不予答复。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
    2023-07-15
    6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是否需要举证
    一、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是否需要举证大家都知道,法律是讲证据的,诉讼有谁主张谁举证的要求,但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举证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含义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举证责任的性质、举证责任的分配也在发展和变化中。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根据行政诉讼的特点,突破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制度的举证责任模式,确定了行政诉讼特有的举证模式,即被告
    2023-06-06
    247人看过
  •  离婚案例:诉讼离婚的过程与实践
    起诉离婚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原告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提交起诉状;人民法院将审查原告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将予以立案;原告需要预交起诉费用,被告则需要提交答辩状;案件将进行开庭审理;最后,人民法院将作出宣判。以下是起诉离婚的流程:1.原告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同时提交起诉状。2.人民法院将审查原告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将予以立案。3.原告需要预交起诉费用,被告则需要提交答辩状。4.案件将进行开庭审理。5.最后,人民法院将作出宣判。 离 婚 案 件 如 何 审 理 ?离婚案件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法院在收到双方提交的离婚起诉书和相关证据后,对案件进行审查,确保符合法定起诉条件。接着,法院进行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到庭参加庭审,并进行辩论和质证。在庭审过程中,法院依法进行询问和调查,固定相关证据。随后,法院对双方当事人提
    2023-09-03
    135人看过
  • 审判实践中如何开展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工作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行政审判客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探究课题。就河南省叶县法院而言,至今未受理过行政附带民事案件,审判实践中出现的行政和民事有密切关联的案件,往往也采取行政和民事分别处理的方式。要么先行中止行政案件,等民事案件审结后继续进行。采取这种方式,显而易见增加了当事人讼累,浪费了审判资源。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法规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但在行政诉讼中明确规定,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一并审理相关的民事案件。这样,就为我们开展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所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对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民事争议也一并予以处理的诉讼活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点:(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行政诉讼审查的客体是民事权益的争议,而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司法审查的客体不仅包括具体行政行为还包括民事争
    2023-06-06
    11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是当事人吗
    一、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是当事人吗在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确实是当事人的一种特殊形态。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指的是那些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案件处理结果存在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他们虽非直接起诉的原告或被告,但因其与诉讼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被赋予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因此,针对“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是当事人吗”这一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二、行政诉讼第三人如何定义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1.是指那些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他们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需要通知其参加诉讼。2.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与被诉行政行为或案件处理结果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使得他们在行政诉讼中拥有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三、行政诉讼第三人如何参加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
    2024-08-03
    16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怎样认定当事人的行为
    认定行政诉讼的主体的办法:向法院起诉,且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一般是被告;而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但未起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则是第三人。一、行政复议复议后还能再行政诉讼吗不能,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征地补偿不合理如何去维权对于征地补偿不合理的解决,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
    2023-03-15
    321人看过
  • 事实劳动关系实践案例
    事实劳动关系
    1、案例介绍2______年__月底,经河北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____公司)职工徐某的介绍,刘某到该公司从事高空安装作业,刘某与工地负责人任某就各种待遇进行商谈,并约定工资每日60元,双方之间只作了简单的口头约定,没有签订正式书面的劳动合同,后刘某被____公司工地负责人安排正式施工作业。8月1日下午4时因施工的支架脱钩致使刘某从三楼作业的梁上摔下,刘某受伤后,____公司支付了相应的医疗费用,现因为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刘某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确认与____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法应认定为工伤,并要求____公司继续支付相关费用,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关证据:(1)、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证明书一份,用来证明刘某受伤后在此住院;、(2)、录音整理的录音笔录,用来证明刘某是在工地受的伤且和____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____公司辩称:刘
    2023-04-17
    39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行政赔偿与行政诉讼实践操作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12
      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应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
    • 抚养权变更案件的审判实践
      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7
      1.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最大利益,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和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将依据有助于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原则进行判决。 2. 这项决定的法律依据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3. 对于年满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权提出抚养权申请。如果其中一方向法院提出申请,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才能获得优先考虑:(1)已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确认案件的行政证据呢?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29
      一、相关性认定证据的相关性,又称证据的相关性,是指案卷中的证据材料与案件中待证事实之间的一定直接或间接关系,即证明案件事实的可能性。它是证据三性中最重要的属性。证据只有具有相关性,才能在法庭上进一步审查其合法性、真实性和证明效力。法庭对证据相关性的审查贯穿于证据审查的全过程。无论是庭审前、庭审中还是庭审后,只要法院发现证据不相关,就可以随时终止对证据其他属性的进一步审查。在审判实践中,间接证据的相
    • 如何进行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人变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3
      民事诉讼中变更诉讼代理人的申请应当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诉讼代理人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除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亲自提起诉讼的案件外,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诉讼代理人代理。
    • 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变更是怎么样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28
      当事人变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死亡,发生诉讼继承时。在诉讼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死亡,他的民事权利义务将转移给他的继承人,他的诉讼权利义务也将转移给他的继承人,因此发生当事人的变更。但如果该民事权利义务具有人身性,专属于死亡一方当事人,则不发生当事人变更。 2、因法人或其他组织合并或分立所发生的当事人变更。在诉讼过程中,如果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合并或分立,其民事权利义务只能由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