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确认案件的行政证据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相关性认定证据的相关性,又称证据的相关性,是指案卷中的证据材料与案件中待证事实之间的一定直接或间接关系,即证明案件事实的可能性。它是证据三性中最重要的属性。证据只有具有相关性,才能在法庭上进一步审查其合法性、真实性和证明效力。法庭对证据相关性的审查贯穿于证据审查的全过程。无论是庭审前、庭审中还是庭审后,只要法院发现证据不相关,就可以随时终止对证据其他属性的进一步审查。在审判实践中,间接证据的相关性需要具体分析。如果原告提供的被告对同等情况下的其他行政相对人作出明显不同的决定,以证明具体行政行为滥用职权或者行政处罚明显不公平,法院应当认定此类间接证据是相关的。二、合法性的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证据的合法性主要是指证据的形式和获取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本条第(一)项规定是指形式上的要求,第(二)项规定是指取得方式上的要求,第(三)项规定是兜底条款,主要是指证据是否经过庭审质证。《证据规定》第五十七条第(一)项至第(五)项和第(九)项规定不合法,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其中,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是指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而不是一般违反法定程序;取证主体是指包括原告和第三人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告。对于严重程度与一般程度的区别,《证据规定》没有明确界定,属于法院自由裁量范围。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案件和法律精神作出公正的判决。事实上,通过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是以秘密手段获取证据材料作为定案依据的可能性。只是证据材料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事实上,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取证行为。无论证据材料是否真实,只要采用不正当手段,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超过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对当事人违反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是对境外、港澳台形成的证据材料的合法性规定。其他没有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证据材料是兜底条款。适用《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时,应当注意:(一)法定程序应当是指法律、法规和不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规章规定的程序;(二)被告应当履行充分的告知义务,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时,还应当告知原告拒绝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三)被告必须举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在行政程序中履行了要求原告提供证据的职责。(4)人民法院一般不采纳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采纳,赋予法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此外,《证据规定》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和第六十二条的内容也是对证据合法性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理解和适用。三、真实性认定证据的相关性和合法性在审查通过后,法院应进一步审查证据的真实性。《证据规定》第五十六条规定了一般情况下审查证据真实性的五个方面,第五十三条确立了法律真实性的证明要求。为了使行政诉讼案件中的法律真实性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真实性,《证据规定》在第五部分证据审查认定中为证据真实性的认定设置了一系列证明规则:1。排除规则是指在实践中,根据法官的经验判断此类证据是不真实的,应当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的规则。《证据规定》第五十七条第(六)项至第(九)项排除了不真实的证据材料,规定不能作为定案依据。2、最佳证据规则是指选择最佳形式的证据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规则。《证据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了这一规定。三、自认规则,是自认提出、审查、采信应遵循的准则。《证据规定》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都是对自认行为的规定。适用《证据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时,法院也可以参照相关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不接受当事人的自认。《证据规定》第六十六条的意义在于促进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四、推定规则,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根据事实或日常生活经验规则,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事实的证明规则。《证据规定》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均可视为推定。5、强化证据规则是指证据本身的有效性不足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只能在其他证据的印证下作为定案依据。《证据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证据属于强化证据范畴,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需要其他证据确认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42条规定: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确认行政诉讼证据方法为确认其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来判定。真实性指证据是能证明案件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合法性指证据的获得在程序上合法;关联性指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
-
行政诉讼证据如何确认?
行政诉讼证据通过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来判定。合法性指证据的获得在程序上合法;真实性指证据是能证明案件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关联性指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
2020.05.17 187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提供证据
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在提交起诉状的同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以及鉴定意见等。同时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20.02.13 115 -
如何向行政诉讼当事人调取证据呢?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
2020.05.11 108
-
行政诉讼中法院如何处理案件受理决定和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如何确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
2022-02-12 15,340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如何举证
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
2022-01-26 15,340 -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证据
行政诉讼鉴定证据的认定:各种证据只有经法院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要有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法院应在审查通过后进一步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2021-11-03 15,340 -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在行政诉讼的全面诉讼中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和证据
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不经质证而直接认证:第一,无须出示和质证的证据,限于在庭前交换证据中,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证据。“没有争议”指的是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的明确承认,即对于一方当事人
2022-02-12 15,340
-
01:26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指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的的基本准则,是有关可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中国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所有证据,无论种类,都只有经过法庭的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依据
3,616 2022.04.15 -
01:47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联系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 1、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2、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是一种行
5,219 2022.05.11 -
01:20
行政诉讼可以撤诉吗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分为自愿撤诉和视为撤诉。首先自愿撤诉是指:原告申请撤诉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行为。视为撤诉有三种情形,第一是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第二是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第三是:原告未按照规
4,12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