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5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增加补助5元,达到每月4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补钱时间看当地政府政策而定。
退役军人创业政策扶持有哪些
1、对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从事开发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的从有收入年度开始,3年内免征农业税。对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照国家有关种植、养殖业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和相关技术培训业务以及家禽、牧畜、水生动物的繁殖和疾病防治业务的,按现行营业税规定免征营业税。
2、自谋职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3年内免交下列费用:
工商部门收取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
卫生部门收取的民办医疗机构管理费,
劳动保障部门收取的劳动合同鉴证费,
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涉及个体经营的登记类和管理类收费项目,
其他有关登记类、管理类的收费项目。
3、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经济实体,经营资金不足时,可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符合贷款条件的,商业银行应优先予以信贷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七条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按照国家规定评定残疾等级,发给残疾军人证,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和残疾抚恤金。因工作需要继续服现役的残疾军人,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残疾抚恤金。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残疾等级采取安排工作、供养、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有劳动能力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残疾军人、患慢性病的军人退出现役后,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负责接收安置;其中,患过慢性病旧病复发需要治疗的,由当地医疗机构负责给予治疗,所需医疗和生活费用,本人经济困难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助。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以及民航班机;其中,残疾军人按照规定享受减收正常票价的优待,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免费邮递。
-
1996年退伍军人是否有经济支持?
422人看过
-
退役军人能得到哪些支持?
182人看过
-
现役军人是否可以离婚并获得军方支持?
197人看过
-
转包费是否能够获得支持
204人看过
-
经济纠纷案件能否获得贷款支持?
343人看过
-
士官退役是否有经济支持政策?
336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
公司给予的经济补偿低申请仲裁能否获得支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9能否获得支持需要看双方是否协商一致。高于或低于法定标准的经济补偿金额均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和放弃。只要双方签订协议时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的解除或无效理由,则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就应当被认可。
-
强奸罪的受害人能够获得经济赔偿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21、强奸罪赔偿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是相同的,强奸罪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但是不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
-
涉嫌赌博行为多次不改,离婚诉讼是否能够获得支持?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4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有长期赌博且多次教育仍未改善的不良习惯,就可能构成中国法律规定的离婚理由之一。如果配偶过度沉迷于赌博行为,则可能会引发诉讼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先进行调解程序。如果经过调解后双方仍然坚持离婚,司法机构将依法裁定批准离婚请求。
-
未达到退休年龄是否能够获得赡养费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31没有达到退休年龄,如果自己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或者生活困难,那就可以要求成年子女支付抚养费。除了支付赡养费,赡养人也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