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案中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24 19:10:06 162 人看过

在处理假想防卫案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假想防卫虽涉及过失犯罪,但通常不会被视为故意犯罪;假想防卫还可能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当处理假想防卫案件时,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虽然假想防卫行为可能涉及过失犯罪,但通常不会被视为故意犯罪。此外,假想防卫还可能属于意外事件,因此行为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假想防卫案件处理原则

假想防卫案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侵害人采取一定防卫行为,导致侵害人受到损害,但防卫人的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目的,且防卫行为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因此被认定为假想防卫案件。

对于假想防卫案件的处理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假想防卫案件中,行为人应当具有防卫意识,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损害,并采取防卫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防卫意识,则不应当认定为假想防卫案件。

2. 侵害人的损害程度:假想防卫案件中,侵害人应当受到一定的损害,且损害程度应当与防卫行为的程度相当。如果防卫行为不足以造成实际损害,则不应当认定为假想防卫案件。

3. 防卫行为的限度:假想防卫案件中,防卫行为应当符合必要限度,即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他人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如果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则不应当认定为假想防卫案件。

4. 防卫人与侵害人的关系:假想防卫案件中,防卫人与侵害人之间应当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例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等。如果防卫人与侵害人之间没有这种关系,则不应当认定为假想防卫案件。

综上所述,对于假想防卫案件的处理原则,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侵害人的损害程度、防卫行为的限度以及防卫人与侵害人的关系等因素,并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假想防卫案件中,行为人应当具有防卫意识,侵害人应当受到一定的损害,防卫行为应当符合必要限度,且防卫人与侵害人之间应当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才能认定假想防卫案件。因此,在处理假想防卫案件时,应当遵循以上原则进行综合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22: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假想防卫的方法有哪些?
    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假想防卫时,行为人往往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即主观上存在认识错误。在多数情况下,只要行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清楚所面临的不法侵害是否确实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错误及危害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应该注意而未加注意,使得发生了本可不该发生的危害后果,在主观条件上符合刑法意义上的过失犯罪。假想防卫罪怎么定罪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其主观上存在刑法意义上犯罪的过失,一般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7-12
    417人看过
  •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宪法通过确认我国
    2023-06-03
    149人看过
  • 处理假想防卫案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处理假想防卫案件的一般原则: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卫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一、正当防卫应该付刑事责任吗正当防卫应不应该负刑事责任,需视情况而定:1、如果是特殊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2、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正当防卫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
    2023-06-25
    450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023-06-03
    398人看过
  • (3)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第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何不同,一律事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主权平等包括以下要素: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受侵犯,世界各国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充分主权,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均有责任充分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第二、互不侵犯原则。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其地方法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第三、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四、平等互利原则。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
    2023-07-03
    488人看过
  • 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基本原则是哪些
    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基本原则阐述如下:1.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来考察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2.以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为出发点来考察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3.以事实求是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地考察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1、“基本相适应说”认为,防卫行为同不法侵害行为,在性质、手段、强度和后果之间,要基本相适应,才能成立正当防卫。2、“必要说”,主张以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行为作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023-07-29
    37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假想防卫的处理原则,假想防卫的刑事责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假想防卫的处理原则1、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
    •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2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
    • 防卫最基本的防卫误区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5
      正当防卫误区如下:1。在战斗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暴力侵害。二人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二、所谓的正当防卫行为,对假想中的非法侵害实施。非法侵权必须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或推测。3、对尚未开始非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4、所谓正当防卫行为,是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止的非法侵害者实施的。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
    • 什么是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的特征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5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一、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实根本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 (2)行为人是出于防卫的意识,实施防卫行为; (3)行为人防卫行为造成了无辜者的损害。二、应负的刑事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
    • 处理假想防卫案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4
      处理假想防卫案件的一般原则: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