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如何分期纳税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22:02:16 193 人看过

为贯彻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个人投资的有关会议决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41号)以及配套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0号)。上述两个文件的核心精神是: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可以分期纳税。

文件颁布后,出现了一些异议:

一是有人认为该文件有秋后算账的嫌疑。过去一些中介机构为个人投资进行筹划,将非货币性资产恶意评估出高价入账,获得较高的摊销或折旧用于企业所得税扣除。而财税〔2015〕41号文的发布导致这些筹划方案顿显尴尬。二是认为该文件的颁布会抑制民间投资的热情。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征收个税时,正处于初始投资环节,如果将来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而倒闭,已缴的个税肯定不会给予退税。

对第一个异议。笔者以为,财产转让所得历来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之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19号)中曾有如下规定:“个人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后投资于企业,其评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资取得企业股权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投资收回、转让或清算股权时如有所得,再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在2011年1月4日颁布的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2号公告里,已列名国税函〔2005〕319号文被全文废止。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8号)文中,更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或个人股东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属于应税行为。所以,财税〔2015〕41号文并不是突兀的凭空而降,一些筹划方案之所以弄巧成拙,还是因为对有关文件掌握的不够全面所致。

对于第二项异议,属于对相关财税知识的误解。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可分解为个人经评估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将转让收入再用于投资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完成后,个人转让原属于自己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行为已经完成,当然要对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转让收益计算缴税,若评估价格低于个人投资者投资的资产原值,则无需缴税。

不少投资人对如何进行分期纳税既感兴趣,又了解得不够清楚。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在2015年4月1日之后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在投资者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的次月15日内办理分期纳税的备案手续;2015年4月1日之前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期限未超过5年的,在4月30日前可在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期纳税的备案;之后仍未进行税收处理的应尽快去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案例一:

A先生2005年购置某写字楼内一套办公用房,原值190万元。在2013年8月计划将该套办公用房投资入股B公司(根据总局2011年2号公告,自2011年1月4日起,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环节取得的所得即应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经评估,即期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评估费为10万元。换取B公司5%的股权。A先生此次投资行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资产原值-转让时支付的合理税费=500-190-10=300(万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00×20%=60(万元)

A先生由于房产未实际变现,因资金紧张等原因,无法足额缴税。根据财税〔2015〕41号文及总局2015年第20号公告的要求。A先生于2015年4月30日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申报,并递交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表》。A先生的应税行为发生在2013年,根据财税〔2015〕41号文第六条,A先生缴税的剩余期限为自办理申报和分期缴税备案手续年度起的2015、2016和2017年这3年,A先生可在剩余期限内的三年里,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A先生在规定时间前已完成申报和备案,不需要为该应税行为缴付滞纳金和接受处罚。

A先生2015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款/剩余缴税年限=60/3=20万元。

案例二:

假设A先生在2016年3月8日转让了因为2013年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而获取的B公司5%的股权,转让价格为620万元(假设转让价大于或等于相应份额的B公司净资产,其他税费发生20万元)。由于A先生在2015年以房产未实际变现,无缴税资金为理由,办理了分期缴税备案。在2015年实际缴税20万元,剩余未缴税款为40万元。

A先生股权转让的价格为620万元,大于剩余应缴纳税款40万元,A先生无缴税资金的理由已不成立。则A先生应在2016年4月15日前一次性申报缴纳剩余税款,同时还必须就转让股权所得申报缴纳相应的税款。

应结清剩余税款=应缴纳税款-已缴纳税款=60-20=40(万元)

股权转让应纳税款=(股权转让价格-股权原值-其他税费)╳税率=(620-500-20)╳20%=20(万元)

案例三:

假设A先生的投资行为发生在2015年5月10日,则A先生比照案例一的计算方法,制定在2015年-2019年间的剩余5个年度内的分期缴税计划,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申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2: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货币相关文章
  • 非货币性投资合同中的涉税风险如何管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2号)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第二十八条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即投资者可以用设备、存货、无形资产和房屋进行投资,但以设备、存货、无形资产和房屋进行投资所形成的投资合同,存在一些税收风险,分析如下:一、设备和存货投资合同中的涉税风险管控(一)设备和存货投资合同中存在的涉税风险在投资实践中,一些投资者以设备和存货等动产进行投资,存在的涉税风险主要体现为:没有把投资的设备和存货视同销售,进行一定的税务处理,即申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时没有给被投资企业开具发票进行入账,而被投资企业收到投资者作价投资的设备和存货,往往以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
    2023-12-03
    445人看过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或者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能够以货币计价并依法转让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能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应当评估、核实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价值,不得高估或者低估。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有规定的,按照2014年3月1日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4号)第五条的规定执行,股东、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可以用货币计价并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股东、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名义、商誉等出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二十八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股东投资非货币性资产的,依法办理产权转让手续。根据这一规定,投资者投资土地和房地产,必须到国土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3月1日实施的《
    2023-05-02
    344人看过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有哪些
    为什么条例第二十五条和国税函[2008]828号文不列举“对外投资”事项呢?难道是这几部重要的法规同时忘记了这个事项?企业以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是否适用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或者国税函[2008]828号文的视同销售规定呢?俺试着分析一下:假如:投资企业以非货币资产(账面净值1200万元)评估公允价1500万元,初始投资参股到被投资企业,取得价值为1000万元的股权,不涉及补价。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是以换出资产在具有商业实质的公允价值(或为不具有商业实质的账面价值)情况来度量换入资产的初始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原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是以同一控制下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或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允价值)确定。同时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财企[2009]4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行为必须进行公允评估。因此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具体情
    2023-05-04
    398人看过
  • 如何妥善处理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
    作为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应当进行评估和核实。不得高估或者低估。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价格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或者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性财产进行估价,可以依法转让;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经过评估对非货币财产不仅要确认其存在性,对其价值的认定具有公允性的问题。所以,修订后的公司法要求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一旦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
    2023-07-05
    479人看过
  • 自然人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增值税需要征收吗?
    一、自然人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增值税需要征收吗?对于单位与个体工商户,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以货物投资入股按视同销售处理,毫无疑问需要征增值税,但是对于自然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究竟要不要征增值税呢?首先,《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而很明显的自然人并不属于上述中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那么为什么上述规定中没有包括自然人呢?从增值税的原理上来说,由于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办理了税务登记,因此是可以自开或者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但是对于自然人,由于规定无法代开专票,而只能代开普通发票,从而无法进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所以,为了更符合增值税的原理,才对于自然人货物入股没有规定视同销售,因此,不需要征增值税。其次,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
    2023-04-15
    109人看过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与整体资产收购有哪些处理方式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按视同销售处理。如果企业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或大部分资产投资,则称之为整体资产收购。如:甲企业整体资产转让给乙企业,取得股权7000万元和现金3000万元。转让前甲企业资产价值为40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对这项业务的财税处理,笔者分析如下。企业将全部资产进行投资的业务属于资产收购(整体资产转让)行为。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受让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转让企业)实质经营性资产的交易。受让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对于企业的整体资产转让行为,由于资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增值税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原则上也视同销售处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四条第三项规定,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
    2023-06-12
    307人看过
  • 个人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后出资到企业是否需要缴个人所得税
    一、政策依据《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19号)规定:“对个人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后投资于企业,其评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资取得企业股权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投资收回、转让或清算股权时如有所得,再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其”财产原值“为资产评估前的价值。”注:该文件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文件废止。《关于资产评估增值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5号)第二条规定:“个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股权的,对个人取得相应股权价值高于该资产原值的部分,属于个人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被投资企业在个人取得股权时代扣代缴。”注:该文件被证实是内部收回了。青岛税局曾经转发,是一个很神秘文件,税总后来不承认有,青岛正式文件转发,有意思。自此,对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评估增值部分是否征
    2023-05-04
    288人看过
  • 短期投资是货币资金吗
    短期投资不仅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如短期债券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等。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存货换入短期投资时怎么记账以产成品、库存商品换入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不涉及补价的: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等(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存货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下同)(2)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的企业: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
    2023-08-17
    190人看过
  • 如何处理外币货币性资产的汇兑损失
    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企业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如下。1交易日发生外币交易的,应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或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在初始确认时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处理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1)外币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因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增加或减少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所谓汇兑差额,是指同一数额的外币按不同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资产,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改变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存在汇兑差额。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期末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的,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原记账本位币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汇兑损
    2023-05-08
    73人看过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应用指南
    【本文导航】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二、商业实质的判断三、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正文: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二、商业实质的判断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
    2023-06-05
    150人看过
  • 期货投资如何分散风险
    成功之道一部分涉及风险的分散,因此亏损不应该妨碍你的交易计划。有两种基本的做法。第一,或是同时操作于几个市场;或是在统一市场中同时操作几种不同的有价证券。重点在于其多样化要足以确保,任何亏损都会被其他的获利所弥补;但多样化不能多到你无法处理所有的信息与活动。第二种分散风险的方法,则是通过时间上的分散,而非通过市场或有价证券的分散来达成。换言之,我们可以等待预期结果极具动力的交易机会(因其所具备之显著底部或头部形态)。这种方式需要密切观察几个不同的市场,唯有条件成熟时才能进场。不论个人适合采取何种方式,皆需遵守两项重要的资金管理规则。第一,不应该让任何交易的亏损超过投入资金的10%,如果你从事股票、债券或货币等“现货”式交易工具,婷损应设立在10%之内。融资式的期货交易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在期权市场中,任何单一的交易,其金额不可超过总资金的10%,因为期权可能在到期后变得一文不值。股票市场中的
    2023-05-01
    353人看过
  • 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区别
    一、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区别(一)货币出资货币出资较为简便,有助于防止高估或低估非货币资产的出资,但需要股东立即动用其流动资金。根据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金的30%。对此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由于公司法并没有限定货币出资的时间,因此在分期缴纳资本金的情况下,股东可以自由选择货币出资的期限,即可以先非货币出资然后货币出资,或者相反。其二,货币出资必须最低占公司注册资本金的30%,相当于认可非货币出资最高可占公司注册资本金的70%,这对公司法修订前规定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高于注册资本金20%(高新技术不得高于35%)是一较大突破。(二)非货币出资根据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
    2023-06-09
    236人看过
  • 普通投资者如何投资期货
    期货市场中的普通投资者,以中小户为主,他们在这个市场中如何获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人能在交易中获利。通过对成功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做好期货投资,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行情的分析研判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对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国家宏观经济形式的把握,对期货市场及相关市场的各交易品种长、中、短期走势的判断。其次是理性的操作策略。这包括正确的得交易原则,保证金的合理分配,使用方法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第三是规律性较强的交易手法,如对各种不同行情的出市入市的选择,对交易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及各种灵活的操作手法。第四是心理素质,以及把握个人性格特点的能力,要求时刻以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方法去面对市场,有较强定力。第五是对市场规律及经验及时总结与反思的能力。当我们知道“专业人员”的成功所在,那怎样才能成为成功的期货投资者呢?我认为以下这些方法和规则对没有雄厚背景和资金
    2023-06-06
    217人看过
  • 投资收益个人如何处理纳税问题
    个人投资收益的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即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二十。在生活中,个人投资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照税法的规定,这一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所得,是没有任何扣除的。在纳税之前,你需要到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申报。这个税收是按月或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个人财产投资收益算共同财产吗个人财产投资收益不算共同财产。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第六条(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十二条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
    2023-06-30
    482人看过
换一批
#银行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货币
    词条

    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也是间接调控经济的政策,其具有长... 更多>

    #货币
    相关咨询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税率是多少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8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19号)的规定:考虑到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目前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将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后投资于企业,其评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资取得企业股权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股权转让行为,其取得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相关法律依据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3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规定》第五条,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有哪些规定
      河北在线咨询 2024-09-25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 如何投资货币基金?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30
      货币基金首先应该秉承的原则是“买旧不买新、买高不买低、就短不就长”。一方面投资者应选择业绩明朗化的老基金,一方面应尽量选择年收益率一直名列前茅的货币基金类型。货币基金规模的选择上,投资者应该选择规模适中、操作能力强的货币基金
    • 如何确定给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价值?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9
      慈善捐赠过程中,除了现金捐赠,捐赠人还可能会提供一些实物捐赠。《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我国对于非货币性资产(捐出除外)捐赠的资产价值是以公允价值来确认,并由捐赠方出具公允价值的证明。民政部2012年7月10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