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职工炒鱿鱼的老板拿着借条向法院起诉还钱,可职工的说法却截然不同——借条和工资单,虽说都是白纸黑字,但恐怕没人会把这两者画上等号。可近日,江阴法院审结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作为证据的借条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原告坚持这是被告打给自己的欠条,而被告却认定是工资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白领辞职
年过四旬的王X秦是江阴市某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2007年3月,他与陈X君达成了口头协定,请陈X君为其管理服装车间以及二十余名职工。可陈X君却并不开心,因为理念、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自己与老板的分歧越来越大,对车间的管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2008年8月15日起,陈X君就不再向公司提供劳动,工厂车间也放手不管。当众多白领被老板解雇时,小工头陈X君却反过来把老板炒了。不仅如此,陈X君还向江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支付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拖欠自己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并补缴自2007年3月起的社会保险金。最终,仲裁委支持了陈X君的部分请求,裁决王X秦的公司支付陈X君2008年7、8月的工资3000元等。拿到裁决书,王X秦的脸都黑了。
对簿公堂
原本以为这事已经圆满结束的陈X君没想到,2009年7月,纺织品公司一纸诉状将自己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拖欠公司29600元没有归还。前老板王X秦在诉状中声称,陈X君由于经济困难,在公司工作期间,除每月工资外,还要每月向公司借款。从2007年到2008年5月间,陈X君共向公司借款29600元。哪知陈X君想抵赖借款,工作不积极,车间管理混乱,并在2008年8月15日开始突然离开公司,逃避亲笔签收的欠款。王X秦请求法院判令陈X君归还借款296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王X秦向法庭提交了两份由陈X君分16次签字的借款凭证。
收到开庭通知的陈X君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王X秦不仅无事生非,更是颠倒黑白。陈X君辩称,所谓的借款凭证,根本就是自己在公司的另一份工资单。自己和王X秦公司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了月工资3000元,电话费100元。自己每月在工资表上签名领取2000元工资,公司在另外支付自己1100元,而这1100元每次都是王X秦老婆胡X莉拿着同一本练习簿让自己签名并注明金额后才发放的。在仲裁时,王X秦一口咬定陈X君的工资是2000元,否认了其主张每月工资3000元及电话费100元的事实。由于仲裁时自己拿不出证据,而公司又一口否定,所以仲裁委没有采信。没想到王X秦竟然拿着自己签名的工资单做成借条,反过来起诉自己还钱!
这9月份的1400,就是由原来的1100修改的;2008年1月的3100改成了3400,陈X君借款这几个字根本不是我写的,而是他们添加的。根据陈X君的申请,法院依法委托了相关机构对借条进行了鉴定。一切,只有鉴定之后才能见分晓。
还原真相
当苏州同济司法鉴定所的鉴定报告放在眼前时,原本理直气壮的王X秦和老婆胡X莉,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鉴定结果显示,在高倍体视显微镜及文检仪下检测发现,检测文件字迹存在多处涂抹修饰、笔画添改、添加字迹等现象,同组数字或同行字迹不是利用同一只笔书写,纸张存在刮擦破坏,并残留有其他颜色笔画痕迹。陈X君指出的1400、3400中的4的折笔均系添加改写形成,陈X君借款五个字中,陈X君字迹书写在修正液涂改痕迹之上,下行伴有刮擦痕迹,纸张较薄,且陈X君与借款虽同为蓝色圆珠笔书写,但色泽存在明显差异,非一次性连续书写形成。
这是经过陈X君同意后当面修改的!面对鉴定结果,王X秦老婆胡X莉最终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但在被问有无证据证明时,夫妻俩只能哑口无言。
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某纺织品公司为了证明陈X君向公司借款29600元的事实,提供了由陈X君分16次签字领取款项的凭证两份予以证明,但综合分析,陈X君抗辩称所谓借款凭证中添加与涂改等内容与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相符;胡X莉针对司法鉴定意见书所作的辩解没有证据支撑。公司职工向公司财务借款流程一般是先由借款人填写借款申请书,待公司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公司财务予以支付,而原告提供的仅有一排数字和日期的借款凭证显然与此不符。此外,原告对其提供工资发放单所作陈述与其在仲裁委所作陈述存在出入。因此,主审法官认为,纺织品公司主张陈X君向其借款29600元的事实,尚缺乏证据证明,该事实不能认定;其要求陈X君归还借款29600元的诉讼请求,依法不应支持,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
单位扣发工资作保证金引发讨薪纠纷
303人看过
-
借钱建房引发纠纷
465人看过
-
一张退工单引发的名誉权纠纷
101人看过
-
单位条款不细引发劳务纠纷
281人看过
-
逾期的360借条会引发法律纠纷吗
55人看过
-
合同缺失引发工资纠纷
290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房屋质量和工程款引发的纠纷)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5应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揽合同),因甲无相应资质,合同无效。具体请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不一定,需要甲是否承担修复义务;2、若甲不同意修复,乙有权不支付工程款;3、同意修复房屋至合格,要求乙支付工程款;若乙有过错,亦可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
劳资纠纷引发的原因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0引发纠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片面追逐利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资纠纷乃至劳资冲突的发生。有的企业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力成本,驱动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创造剩余价值,以获取丰厚利润,甚至减少劳动者正常的社会保障支出,不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恶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尽量节省企业支出。 (二)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是其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劳资双方的社会
-
隐名出资引发的纠纷如何处理?隐名出资引发的纠纷处理原则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4隐名出资在我国公司法上并未明确规定,相关司法解释又受到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质疑,理论上的争议和实践中的纠纷,对经济活动和司法实务带来了困扰。为此,需要从隐名出资人的角度,深入分析其与名义股东、公司(其他股东)及第三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法律关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名义股东享有股东资格,坚持形式要件主义有助于理顺隐名出资中相关法律关系,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并解决纠纷。隐名出资引发的纠纷。大致可以
-
借款引发的纠纷协议书怎么写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7一、民事调解原则 1、依法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自愿平等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民事调解程序 (一)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
因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险费用引发的纠纷,应当如何处理?引发的纠纷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5因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险费用引发纠纷的处理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既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税务机构的法定职责,因此,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如果不能按时足额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应由税务机构或者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这属于行政管理行为,由此产生的争议,应属于行政复议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