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因劳动合同终止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一年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而中断,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义务。仲裁时效期间应从中断时开始重新计算
如果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原因未能在本条第1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则仲裁时效期间应暂停。仲裁时效期限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工人的仲裁申请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雇主应满足法律规定的与雇员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规定的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因终止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自愿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二)立即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终止劳动合同立即终止劳动合同是过失解雇的一种形式。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1)经证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劳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的(四)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诉讼阶段可否解除劳动合同,劳动纠纷仲裁时效是多久
243人看过
-
确认解除合同效力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288人看过
-
违反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
157人看过
-
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合同诉讼时效
242人看过
-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计算
360人看过
-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
108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违约方解除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02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需注意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30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诉讼期限是三年的时间,因为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当然了,如果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选择向人民法院提出仲裁的话,是一年的时间。
-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多少年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14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需注意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
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8解除劳动关系争议的诉讼时效: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
-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多长?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如何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0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多长?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三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劳动法》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身体受到伤